第286部分(第1/4 頁)
伊斯坎達爾穆達後來又征服了彭亨、吉打、霹靂、尼亞斯島及英達臘普臘,其勢力及於米南加保地區。其版圖除蘇門答臘島外,還有馬來半島的一些地區。
伊斯蘭的蘇丹應該理解為一個地區的統治者,也就是他們的王。
伊斯坎達爾穆達這個亞齊國王把他的國家推向鼎盛時期,可惜他已經垂垂老矣,如今纏綿病榻。
這個國家的首都叫做大亞齊,在蘇門答臘最西北端,坐落在馬六甲海峽北口西岸,濱亞齊河口南岸,地理位置重要。舊港只不過是他們的一個大城市,也是一個商業城市。
氣勢洶洶準備來打仗的黃傢俬兵第一拳就落空了,一個個鬱悶無比。
因為蔓延幾十裡的船隊,蘇門答臘島的土著亞齊王**民根本沒見過。
這裡駐防的軍隊總共都不超過三千人,還大多數是冷兵器部隊,他們望風而逃了。
這也難怪,熱帶地區士兵的防禦力幾乎沒有,他們用來遠端攻擊的弓箭殺傷力不值一提,這是因為潮溼的環境下弓弦太容易腐蝕。
黃家艦隊直接進入舊港時居然沒有遇到抵抗,這倒是意料之外的好事。
黃勝唾手而得立足點,即刻經營這個地方,林超平和特工們帶著黃傢俬兵開始挨家挨戶驅趕土著集中。
由於沒有發生戰鬥,海量的土著如何處置是個大問題,直接按照草原法則有選擇地斬殺恐怕不合時宜,有傷天和。
留下這些人也不行,他們的宗教文化黃勝比較忌憚,以後會跟良善的漢民摩擦不斷。
於是黃勝做出一個善意的決定,把所有的土著全部抓捕船運去爪哇島,給他們活命的機會。
膽敢抵抗者當然不客氣,殺無赦,把所有的土著送去荷蘭人修建的巴達維亞城所在地,讓這些伊斯蘭教徒去跟荷蘭殖民者進行聖戰值得期待。
萬曆四十七年,野心勃勃的燕彼德爾斯遜昆擔任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任總督,為荷蘭東方商業殖民帝國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荷蘭殖民者在他的率領下襲擊和驅趕了萬丹軍隊,在巴達維亞城建立起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大帝國的總部,是荷蘭統治爪哇以至整個東印度群島殖民地的政治基礎。
永久佔領和管理巴達維亞城耗費了荷蘭人的巨資和精力。
初期,該地人口稀少,缺乏糧食供應,沒有木材建造船舶和房屋,周邊地區是荒涼的沼澤地,罕見村莊人煙,雨季洪水氾濫成災。
還常有老虎、野豬、犀牛等出沒,同時四周也面臨當地穆斯林王國的敵視和威脅。
荷蘭人從印度科羅曼德爾海岸的石場運來巨石,從東爪哇的扎巴拉砍得柚木,從當地採集珊瑚石,並從中國招募來大批可靠又吃苦耐勞的華工,在廢墟上建立起巴達維亞城的雛形。
該城的主要建設工程,如運河與排水道的挖掘、房屋和港灣的建造、城牆及防護要塞的修築大多由中國人承包興建。華工熟諳制磚和砌磚工藝,令荷蘭人甚為稱道。
第六百二十四章:明爭暗鬥
可是荷蘭人受限於人口,又由於他們的牙口好胃容量不怎麼樣,吃下的地盤太大,想要消化可不容易。
東印度公司貌似強大,其實也只不過擁有超過一百五十艘千噸級商船、四十餘艘甲板大戰艦、僱傭員工五萬多、擁有一萬幾千軍隊。
荷蘭人是海上馬車伕擁有的船隻超過一萬五千艘不假,他們的商船超過歐洲其他國家的總和,但這是整個國家的水平,東印度公司是國家機構,不是國家的全部。
巴達維亞城是東印度公司的總部所在地當然部署重兵,有三成海軍正常部署在附近,駐守陸軍達到兩千餘。
黃勝不撕破臉直接打荷蘭人,而是給他們的總部製造一些混亂,讓東印度公司跟土著再一次打得難分難解再說。
佔便宜不吃虧是黃勝跟西夷明爭暗鬥的首選,荷蘭人的臺灣總督彼得奴易茲馬上會跟西班牙軍隊進行完整控制檯灣的戰爭。
彼得奴易茲如果短時間不動手,馬上黃家軍情處會以大明願意出兵共同對付日漸囂張的荷蘭人為誘惑挑唆西班牙人先動手。
反正西班牙人在幾年前奪取臺灣北立足點,已經擺明了跟荷蘭人爭奪此地的態度,他們肯定有荷蘭人會來驅趕的心理準備。
遠東臺灣島打起來了,爪哇島又會爆發大規模土著起義,荷蘭人想要不被削弱都不可能,更加不會有暇他顧。
想必大明艦隊大規模入侵馬六甲這個黃金水道已經被荷蘭總督燕彼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