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部分(第1/4 頁)
城裡也有許多逃進去避難的老百姓被毀了家園活不下去了,他們也選擇背井離鄉投奔瓊崖郡王。
朝廷已經派出使臣冊封南國公瓊崖郡王的訊息還是李中正這個在鄉京官告訴許四九、郭三喜他們的。
雖然是預料之中的事情,黃傢俬兵還是興奮不已,連那些剛剛加入的鄉勇都與有榮焉。
伊陽城差一點落入賊手,軍民、官吏心有餘悸,老百姓可以選擇背井離鄉跟著“戰神”走,官吏可不能這樣做。
大明的法度,每一位官吏所在的城池就是他們必守之土,哪怕沒有戰鬥力也不許逃跑。
原本的歷史上,曾經出任遼東經略的高第已經賦閒回到家鄉灤州。
他運氣太差,己巳之亂之時,後金大軍攻打灤州,高第的氣節遠遠不如孫承宗居然拖家帶口逃跑了,後來朝廷秋後算賬逮拿高第下獄,差一點要了他的老命,仕途理所當然被斷送。
李中正已經決定帶著直系家眷去京師復職,這個離開險地的理由無可指責,他號召族人跟隨許四九他們南遷。
常省身也見到了流寇攻城的兇險,主動要求追隨黃家人,唯有金知縣無法脫身,他跟隨郭三喜打了一仗,親眼見識了“戰神”麾下的驍勇,請求郭三喜留在伊陽任職。
金知縣的命運改變了,由棄城逃跑的犯官最後落得個身首異處變成了守土有功的能臣,但是他頭腦清醒,如果不能離開戰火無處不在的河南,躲得過初一逃不過十五。
要保命才能夠保得住官位,如何才能做到?唯有擁有強軍。眼前就有聞名天下的“戰神”家丁在此,他當然不能失之交臂。
金知縣提出會以軍功請求朝廷委任郭三喜擔任伊陽縣守備,並且表態一定會想方設法募集錢糧來養兵,他甚至拿出自己的私產五千兩銀子作為募兵的前期軍餉請求郭三喜留下。
看來這位文官老爺看開了不少,知道了舍財保命才是上上策。金知縣信心滿滿,認為只要伊陽縣願意出錢糧,朝廷一定批准設立守備團練。
朝廷由於流民四起因勢利導,提倡各州府編練鄉勇,金知縣所請符合大勢所趨。
後來在崇禎十年、十二年朝廷除了加派遼餉又多增收了剿餉、練餉。為此老百姓的負擔加重了不少,更加導致自耕農破產。
李中正雖然決定去京師,可是伊陽城中有太多不願意離鄉背井的父老,他也竭力挽留郭三喜,並且表態去京師一定竭盡全力保舉郭三喜成為從四品守備武官。
這一次在伊陽城斬殺流寇三千餘,明正典刑有名有姓的大匪首之一沖天柱,李中正和金知縣聯名保舉已經是從五品的武官郭三喜連升兩級成為一個地方守備不成問題。
朝廷會樂見其成,這些地方軍完全是當地供給糧餉,朝廷不用出銀子,缺少兵馬時還可以命令地方軍協助營兵剿寇。
許四九和郭三喜、祝國兵等等十幾位軍官商議後決定留下百十人在伊陽訓練鄉勇。
他們分析,差一點遭受滅頂之災的伊陽老百姓一定懂得了有武力才能夠自保的道理,訓練他們戰鬥技能肯定不會遭遇牴觸情緒,況且黃家會再次運糧食、裝備來這裡。
人人不怕苦心甘情願接受訓練,假以時日成為守備武官的郭三喜訓練出一兩千敢戰的人馬應該沒問題。
以伊陽為據點有可以廣收附近幾十裡方圓的流民,因為這片地區幾乎被流寇打爛了,應該還會有太多得到訊息的老百姓來伊陽縣投奔,家主佈置的大量救出老百姓的任務會較好地完成。
第六百一十九章:亂世用重典
郭三喜、祝國兵等等十八位軍官留在伊陽縣,他們從七百多鄉勇中選了一百在這一次戰鬥中立下戰功的鄉勇提拔為輔兵。
給予他們每月八斗米、一兩五錢銀子的待遇一同留下。
這些鄉勇都高高興興選擇成為輔兵,根本不怕駐守伊陽縣城,因為他們參加了伊陽解圍戰,發現面對的流寇簡直不堪一擊。
據說馬上他們就會得到犀利的滑膛槍裝備,人人都認為再次對陣流寇更加會打得他們落花流水。
主動要求留在伊陽的鄉勇們無後顧之憂,他們家眷已經南下去了交趾省,家裡都有一個以上男丁。
他們當兵掙的錢糧可以讓家人領取,能夠替一貧如洗的家庭掙到可觀的糧餉,讓家人能夠早日住上磚瓦房,鄉勇們當然不遺餘力。
這是大多數漢人的美德,為了經營好自己的小家,太多漢子樂意無怨無悔的付出,為了父母妻兒過上好日子他們不怕苦不怕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