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部分(第3/4 頁)
十幾萬,商業網點遍佈全世界。
“南明”太多退役戰士不安於歸鄉成為了“華夏發展”員工,“華夏發展”已經以靠海殖民地為依託逐步往歐、非、美洲內陸延伸。
“華夏發展”的固定資產不但包括港口、碼頭和倉庫,還擁有十幾座海外城堡,每個城堡都有裝備精良的軍隊駐守,擁有的火炮不僅多而且口徑足夠大。
這樣的實力已經不是哪個殖民地政權能夠撼動,連歐洲殖民帝國也要畏懼三分。
政權更替頻繁的殖民地,新一屆殖民地政府如果敢不承認“華夏發展”的既得利益和主權,這個新政府保證會夭折在襁褓。
“華夏發展”控制區執行“南明”法律,沒有哪一個殖民地政府能夠在這裡行使職權,諸多被推翻的前統治者或者王公貴族流亡到這裡尋求庇護。
諸多害怕兵禍波及的富賈豪商來到這裡安家落戶,漸漸地漢人殖民地的繁華遠超當地,更加導致大量資金、人才流入,強者恆強誰敢覬覦?
“南明”擁有了熱動力軍艦,只要不遇上極端天氣,全天候航行日夜兼程成為了可能。
如果“華夏發展”的海外城堡被誰包圍攻打,只要堅持住一兩個月,救援艦隊就會趕到把膽敢犯我強漢者斬盡殺絕。
以海外殖民地駐軍的實力跟有可能翻臉的當地土著武裝對比,沒有哪一座城池、城堡扛不住土著軍隊一年以上的圍攻。
漢人殖民地的權益被侵犯了當然要補償回來,“南明”軍隊會乾脆以此為藉口**裸進行侵略戰爭,把挑釁的土著軍隊消滅,把青壯抓捕送到“南明”保甲勞動十年以上,從而徹徹底底吃下這片領地。
軍艦速度升級,效率當然提高了,黃勝率領中軍從“新杭州灣”出發來到黃家灣島航行距離三千三百海里左右,耗時半個月至多二十天足以。
悶頭在南洋發展的海盜鄭一官現在日子過得滋潤,他自詡麾下水師天下第二。
鄭一官總是被“華夏海軍”庇護,因為他一直帶著海盜禍害印度洋,還不失時機上岸劫掠,搶了阿三國度不少財富,不差錢的他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實力不容小覷。
有了黃勝橫空出世,印度不可能成為“大英帝國女王冠冕上的明珠”,因為英國屬於重點防範物件,限制他們的發展是“南明”國策。
英國的戰船、商船屬於“華夏海軍”全力打擊的目標,幾年過去成效立竿見影。英國海上武力經常遭遇痛擊,船舶的損失難以估計,他們的對外貿易越來越艱難。
漸漸地,惡性迴圈出現了,沒有足夠武力就無法給遠洋貿易提供保護,少了海貿的暴利,國家當然少了可持續發展的資金,更加導致國力衰退,武力值下降,最後導致無法進行遠洋貿易,以後只能採取閉關自守。
印度洋海盜猖獗,太多來自歐洲、南、北美洲的西夷商船莫名其妙失蹤,來往於莫臥兒帝國的商船隊只有“華夏發展”不會遭遇攻擊。
莫臥兒帝國實際上是蒙古人建立的一個涵蓋印度次大陸以及中亞阿富汗等地區的超級大國,人口數量在一億三千萬到一億八千萬之間。
如此大國人口眾多當然商機無限,可惜有了大海盜鄭一官出沒,幾條淌金流銀的航線充滿巨大風險,最後當然是“華夏發展”形成了壟斷。
莫臥兒帝國出口商品的定價權被漢人掌控,進口商品又全部是高價,這個國家當然被盤剝、壓榨走了大量財富。
帝國在失血,國力急轉直下,這個存在尖銳宗教衝突的國家面臨危機,***教和印度教徒之間摩擦不斷,宗教戰爭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莫臥兒帝國統治者實際上屬於外來者,是成吉思汗和帖木兒的後裔巴卑爾自烏茲別克南下入侵印度建立的印度封建王朝,“莫臥兒”其實就是“蒙古”的另外一種譯音。
這個遼闊的領地上曾經有成百上千的小國家,被強權統一成為了一個國家僅僅是名義上的,抵抗的暗流從來沒有停歇。
跟“華夏發展”做生意的港口就不完全代表莫臥兒帝國,有太多聯邦和公國在明目張膽購買違禁品,比如滑膛槍、滑膛炮、鎧甲、強弓等等。
由此可見各地聯邦手下積攢了足夠發動暴動的武器,推翻沙賈漢的大革命一觸即發。
莫臥兒帝國和伊朗薩非王朝爭奪阿富汗地區的戰鬥一直沒有取得決定性勝利,兩個國家的攻伐從來沒有間斷。
大有大的難處,莫臥兒帝國統御力一年不如一年,內憂外患集中爆發,這個國家分崩離析已是必然,“華夏發展”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