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2/3 頁)
糾之以猛而令上下知制,則定能制勝於天下諸侯。”
面對態度堅定的蔡吉與一臉興奮的龐統,賈詡此刻的心情是,既欣慰,又憂慮。欣慰的是蔡吉沒有像袁紹那般一味討好世族大家。無視兼併危害,進而自斷基業。憂慮的是蔡吉與龐統都還年輕,對於治理豪強兼併一事太過於樂觀。熟讀儒、法兩家經典的賈詡當然十分清楚世族豪強兼併土地和人口會給一個政權帶來怎樣的破壞。而寒門出身更是讓賈詡打心低裡支援打擊豪強兼併。可多年的官場經驗卻告訴他這事起來慷慨激昂,做起來卻險阻重重。
其實。倘若賈詡這會兒的主公是曹操,那他多半會選擇沉默。畢竟曹軍急需錢糧,而曹操本人又性格多疑。這種情況下豪強兼併之事進言,只會引起曹操不滿。相較之下,蔡吉雖同曹操一樣強調“法術之治”,但她為人更謙和,更能接受他人的意見。也正因為如此。賈詡才不想蔡吉因一時的衝動而喪失已有的大好局勢。
思慮至此,賈詡便毫不避諱地向蔡吉進言道,“主上明鑑,河朔不似青、徐二州久經戰亂,百廢待興。正如士元先前所言,袁紹以寬濟寬,致使冀、幽、並三州豪強林立,大族間更是盤根錯節。互為表裡。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眼下天下尚未平定,主上貿然整治豪強兼併。臣恐此舉會激起豪強叛亂!”
蔡吉知道賈詡並沒有危言聳聽。在原有的歷史上,曹操在統一河北之後,便開始大刀闊斧地整治兼併,制約世族豪強。從而在減緩對百姓盤剝的前提下,增加了國家的收入與實力,為後來曹魏的建立以及三國歸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同時也正如賈詡所分析的那樣,曹操因損害河北世族豪強的利益,轉眼成了士林名士們口誅筆伐的物件。不僅如此,在曹操兵敗赤壁之後,世族豪強們更是趁機策劃了數起針對曹操的叛亂與暗殺。以至於曹操的繼任者曹丕、不得不用九品中正制來討好拉攏世族豪強。
眼瞅著蔡吉陷入了沉思。一旁的龐統以為她投鼠忌器,不敢向世族豪強動手。情急之下,龐統不禁殺氣騰騰地嚷道,“有膽敢犯上者,殺無赦!統不信豪強的脖硬得過鋼刀!”
“士元想做商君乎?”賈詡掃了龐統一眼反問道。
“只要能助主上富國強兵,統做商君又有何妨!”龐統這裡。當即把心一橫,衝著蔡吉抱拳道,“主上若怕激起叛亂,可先在幽州整治兼併,再將統五馬分屍,以平積怨!”
商君即商鞅,是戰國時代的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其乃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稱為衛鞅,又稱公孫鞅,後封於商,後人稱之商鞅。商鞅深受秦孝公器重,在秦國執政十九年,秦國大治,史稱商鞅變法。然而商君之法太過刻薄寡恩,得罪了大量秦國貴族。在秦孝公過世後,商鞅受政敵迫害,最終被秦惠文王處理車裂之行。
龐統敢決意效仿商鞅,無疑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做賭注。蔡吉在感動之餘,忍不住莞爾道,“傻瓜。孤要五個士元做啥?派去分管五州嗎?”
此話雖是戲言卻讓龐統感受了蔡吉對他的維護之心。心頭一暖的他當即更為堅定了“士為知己者死”的決心。不過還未等龐統進一步闡述對付世族豪強的計策,蔡吉已然向他和賈詡表態道,“治大國,若烹鮮。整治豪強兼併一事,不可不幹,也不可蠻幹。剛才聽罷文和先生所言,孤覺得在幽州整治兼併,需遵循兩項原則。”
賈詡和龐統聽蔡吉這麼一,不由交換了一下眼色,雙雙拱手道,“願聞其詳。”
“其一,不連坐;其二,隨曹規。”蔡吉豎起兩根手指道。其實算賈詡沒有來,蔡吉也會同龐統談起這兩條原則。不過既然賈詡起了頭,蔡吉自然也順勢提出了早已準備好的原則。
“連坐”指的是因他人犯罪而使與犯罪者有一定關係的人連帶受刑的制度。所以“不連坐”的意思很好理解,是不盲目擴大整治兼併的打擊範圍。“隨曹規”字面上來有點接近於蕭隨曹規的意思。但仔細想來應該還有更深一層的用意。所以蔡吉的話音一落,龐統忙不迭地追問道,“敢問主上,隨曹規可是要吾等學曹操?”
“正是如此。”蔡吉含笑點頭道。
“若是如此,吾等豈不是事事皆慢曹操一步。”龐統皺起眉頭道。話在得知蔡吉有心在幽州等地政治豪強兼併之後,龐統可是大有在幽州大幹一場與曹操一爭高下的意思。可聽蔡吉這會兒的意思,卻要他處處都學曹操行事,如此一來又怎能比得過曹操。
蔡吉見龐統沒能理會自己的意思,便擺了擺手解釋道,“非也。只需整治力度不超曹操便可。至於如何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