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如: 空無邊處定,色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再加滅盡定,統名九次第定。)卻不能得到圓滿無漏的阿羅漢果,(所謂漏,就是煩惱的異名。無漏或漏盡,即是煩惱已盡。阿羅漢,是小乘修行人所達到的最高境界,斷盡一切煩惱,完全沒有了無明、欲和煩惱的滲漏,足為人天師表的果位。)都是因為執著這個生死妄想的妄心,把它當作了真心自性的本體。所以你雖然博聞強記,知識廣博,記憶和聽到的佛法也很多,仍然不能得到聖果,也由於這個原因。〃
阿難聽了佛的教誨,悲泣涕流地說:〃我常想仰仗佛的威神,不必自己勞苦修行,您會惠賞給我三昧。(心性寂然不動,照用同時的境界。)不知道各人的身心,本來不能代替,所以不能見到真心自性。我現在雖然身體出家,此心並未入道,譬如富家的驕子,違背慈父,自甘流浪在外,乞食他方。今天才知道雖然博聞強記,如果不用功修行求證,結果等於愚蠢無知,如人說食,終不能飽。人生現實境遇的煩惱,大體都被兩種基本障礙礫困惑,第一,被各種心理狀態的情緒和妄想所煩惱,所謂我執,〃又名我障。第二,受一般世間現實的知識所障礙,所謂法執,又名所知障。都因為不能自知自見心性寂然常住的實相,希望佛哀憐我們,開發我們的妙明真心和道眼吧。〃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
能見不是眼見
佛說:〃你先前答覆我,看見了這個拳,何以有這個拳的色相?怎樣變成這個拳?你又憑什麼面看見?〃 阿難答: 〃因為您身體自己具有色相的作用,所以才有這個拳的色相。看見的是我的眼,構成拳的是您的手。〃佛說:〃老實告訴你,一切有智慧的人,安括解真理i須要譬喻才能明白。譬如這個拳,假若沒有我的手,根本就不能握成拳。假若沒有你的眼,你也根本看不見。用你的眼睛,比例我的拳,這個理由,是相同的嗎?〃阿難說:〃當然相同。如果沒有我的眼,我哪裡看得見? 用我的眼,比您的拳,事實與理由都是相同的。〃佛說:〃你說相同,其實不同。如果沒有手的人,根本沒有拳可握。但是瞎了眼睛的人,並不是絕對看不見。你試問路上盲人,你看得見嗎?盲人必定答覆你,我現在眼前,只看見黑暗,別的什麼都看不見。可見一切盲目的人,只看見黑暗,他與一般眼睛不壞的人,在完全黑暗的房間裡所看見的黑暗,有什麼不同呢? 假使瞎了眼睛的人,看見的完全是黑暗,忽然恢復了視覺,還是可以看見眼前的種種色相和現象的。你如果認為能看見的,是眼睛的功能。那麼,眼睛不壞的人,在黑暗中看見前面完全是一片黑暗,等到有了燈光,仍然可以看見前面的種種色相,那麼,應該說燈光才是能看見的本能了。假若燈光是能看見的本能,燈光自身具有看見的功能,那不叫做燈,燈應該就是你的眼才對。再說: 燈自有能見的功能,和你又有什麼相干? 要知道燈只能發光照到一切色相,在光明中,你這個能看見的是眼睛,絕不是燈。由此你更須瞭解,眼睛只能照顯色相,自身並不具有能見能分別的知覺功能。能見的是心性自體功能,並不是眼睛本質。〃
客塵為煩惱的成因
阿難與大眾聽了佛的解說,雖然口已默然,而心還沒有開悟,仍然靜待佛的教誨。佛就再向阿難和大眾說:〃我初成道的時候,在鹿園中(注十二),對橋陳那(注十三)等王人以及一般弟子們說: 〃人們與一切眾生,不能開悟自性,得成正覺,都是因為被客塵煩惱所誤。現在要他們當時解悟的人,親自提出說明。〃於是僑陳那就說: 〃我在佛弟子當中,身為長老,大眾推為見解第一,就因為我領悟到客塵三字,所以有此成就。譬如行客,投寄旅店,暫時寄居,不會安住。如果真是主人,自然安居不動,不會往來不定。我自己思惟,變動不住的名為客,安居不動的是主人。又如晴天,燦爛的陽光照耀天空,陽光射入門戶的空隙裡,在門隙光線當中,可以看到虛空中塵埃飛揚的景象。這些塵埃,在虛空中飛揚飄動,而虛空自體,依舊寂然不動。我由此思惟體會,澄清寂然,是虛空的境界。飛揚飄動,是空中塵埃的狀態。〃於是佛在大眾中,把手掌一開一合,問阿難說:〃你現在看到什麼?〃阿難答:〃我現在看到您的手掌,一開一合。〃佛說:〃你看見我的手一開一合,是我的手有開有合呢?還是你的能見之性有開有合呢?〃阿難答: 〃佛的手在大眾前一開一合,我看見您的手有開有合,並不是我能見之性有開有合〃佛說:〃那麼誰動誰靜呢?〃阿難答:〃佛的手不停地在動,我的能見之性,跟著沒有靜過,誰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