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3/4 頁)
如今的太和宮前廣場上,並肩站立著兩名小道童,一見嚴慕飛跟紀綱登上,立即稽首施禮:“見過施主!”
紀綱道:“少主從金頂下來了麼?”
一名小道童道:“少施主已返宮多時,剛才還問起施主。”
紀綱謝了一聲,偕同嚴慕飛往太和宮行去。
嚴慕飛道:“太孫就住在太和宮裡?”
紀綱點頭說道:“是的,王爺,太孫住是住在這人,但每日必三登金頂,向北遙拜太祖陵寢,並遙望京城。”
嚴慕飛嘆了口氣,沒有說話。走了兩步他才道:“看來太孫並不知道我來了。”
紀綱道:“也許,太和宮地近金頂,原為‘九老’寧修之所,除了服侍‘九老’的廿名小道童外,殿中弟子無掌教令諭,任何人不許進太和宮廿丈內。太孫到了之後,‘九老’把太和宮讓給太孫暫住,此處就更不許人進了。”
說話間已進入太和宮,只見雕樑畫棟,飛簷狼牙,觸目皆精美,的確比上清宮要好得多。
太和宮裡,寧靜異常,聽不見雲板響,也聽不見玉磐聲,所見來往小道童,一個個靜默肅穆,見人但稽首為禮,很少說話。
嚴慕飛看得點頭嘆道:“小小年紀,竟有邊般修為,的確難得。”
紀綱帶著嚴慕飛左彎右拐了一陣,最後停身在一間雲房前。雲房的兩扇門虛掩著,聽不見裡頭有聲息。
嚴慕飛目注紀綱。
紀綱微微點了點頭,隨即他拍手輕叩門扉。
只聽裡面響起一個清朗話聲:“是哪一位?”
嚴慕飛猛然一陣激動。
紀綱忙應道:“稟少主,紀綱求見!”
清朗話聲輕“哦!”了一聲道:“原來是紀大人,門沒閂,進來吧!”
紀綱恭謹應了一聲:“是!”低頭退向一旁。
顯然,金陵王當面,他不敢僭越。
嚴慕飛沒客氣,推門走了進去。
一進門,是個雅緻的小書房,一張書桌擺在窗下,當窗背門,坐著箇中等身材,隱透雍容華貴氣度的白衣人,他,並沒有回頭。
嚴慕飛站在那兒,兩眼微溼,好不激動。
紀綱跨前一步躬下身去:“稟少主,有貴客到!”
白衣人連忙轉過了身,他是個只有廿幾歲的年輕人,瘦瘦的,看上去很柔弱,但龍眉鳳目,別有懾人之威。
他一見紀綱身側多了一個人,一怔站起,道:“這位是……”
嚴慕飛不等紀綱開口,整衣拜了下去。
“武林布衣,草民嚴慕飛叩見陛下!”
紀綱忙道:“少主怎麼忘了,太祖所交摯友,金陵王嚴……”
年輕人出口驚呼,搶前攙扶跟著回拜了下去。
這一跪,慌得紀綱也忙雙膝落了地。
要按輩份,嚴慕飛長年輕人兩輩,連他的父親太子標都稱稱嚴慕飛一聲叔,可是畢竟年輕人是皇上,是一國之君,是故嚴慕飛理應有此一拜。
而年輕人來了個回拜,那是他不敢以國君自居,按輩份行此大禮。
也許由於過度的驚喜,年輕人一拜就哭了。
嚴慕飛可不能讓他這麼跪著,道:“陛下這是折煞草民了。”
忙把他扶了起來。
年輕人站了起來,可是他哭得抬不起頭來。
紀綱一旁說道:“王爺已到,大事已可放心,少主請止悲。”
年輕人勉強忍住,舉袖拭淚,抬起了一雙淚眼,道:“孫兒有十多年沒見叔祖了。”
嚴慕飛忙道:“陛下,這稱呼折煞草民了。”
紀綱一旁說道:“王爺,理應如此,太祖視您如手足!”
年輕人接著說道:“還記得當年孫兒只有十歲,隨父王進宮見過您一面,之後孫兒長成,您最後一次進宮……那一次孫兒沒見著您,您在宮裡也沒待多久。”
嚴慕飛道:“是的,陛下,那次草民來去匆匆……”
紀綱道:“王爺,您這草民二字……”
嚴慕飛道:“早在我當年最後一次進宮時,太祖已還我布衣!”
年輕人道:“那是您要那麼做,允炆敢說祖父心裡絕不願意。在朝臣心目中,您永遠是金陵王九千歲!”
紀綱道:“少主說得時,請王爺別再自謙。”
嚴慕飛道:“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事!”
紀綱道:“不然,王爺,您要這樣,少主跟紀綱將何以相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