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鄭成功的煩惱(第2/2 頁)
別人,不知道早都死過多少回了……”
在鄭成功發著牢騷的時候,董酉姑只是笑而不言,兩人成親這些年,她又豈不知道他的脾氣,他的氣頂多也就是一時,只是外人並不知道。
即便是直到現在,王爺仍然是個愛恨分明的人。他絕對不會像外界猜測的那樣對朱明忠懷恨在心。恨不得殺之而後快。
或許王爺曾經對朱明忠極為惱怒,但是對於他的欣賞,卻從來沒有改變過。
對於這一點董酉姑比誰都清楚,也正因如此,她才會猶豫著那件事到底該不該告訴王爺。
“可現在外人卻偏偏不這麼以為,他們只以為本王是想殺他,只以為本王依然惱他,所以他們甚至於本王面前,從不敢大聲提及朱成仁,這些人也不想想,若本王想讓他成仁,又豈留他至今,既然留著他,就是,就是對他沒有絲毫芥蒂,即便是再生氣,那也是要留他大用……”
但外人並不這麼以為,他們只以為王爺您是想殺他而不能殺,所以,他們害怕,害怕您當真會殺人啊!
到時候,那可就是自毀長城了!
哪些人不過是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董酉姑心底暗自冷笑著一聲,只可惜這府中文武官員,這麼多年,居然無人能真正瞭解王爺!
或許在他們看來,只有王爺像他們猜測的那樣。那才是真正的王爺應該具備的,而不是如此的寬宏大量。
“是了,若非是王爺知人善任,他朱明忠又豈有今日,說起來做事追究起來的話,當初他離開南京時帶走那麼多兵,本就是應該加以懲處,可是王爺,你卻讓人不得提起此事,甚至還主動給了李子淵幾千人馬安撫他們。外人直以為你是給張侍郎面子,可有幾個人知道你是在幫朱明忠?就像現在,這些話,你又豈對其它人說過?”
雖說心底為府中文武官員的明者自保之舉,頗有微詞,但董酉姑並沒有指責他們,而只是婉聲勸說道。
“正是因為文武百官不知王爺心意,所以才會誤會王爺,若是接到報捷時,王爺能將心意挑明,又豈會如此?”
董酉姑這般一說,鄭成功的臉色頓時變得的尷尬起來,在接到江北的報捷時,儘管內心歡喜非常,但是他並沒有說話,而只是輕輕“哦”了一聲。
原因再簡單不過,朱明忠是被他逼走江北的,現在他的江北大捷傳來,鄭成功可不想讓百官奉誠著他“知人善任”,更不想讓他們違心的拍著馬屁,但並不妨礙他因為這個訊息而高興,可偏偏大家都誤會了他的想法,只以為他仍是在惱火,所以都變得的小心起來。
現在看來似乎自己確實有那麼幾分責任。
“可,可如何挑明,難道,難道告訴大家,本王並不惱成仁了?若是當真如此,反道盡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了!”
鄭成功有些心惱的言語道,這種事情根本就沒有辦法解釋。越解釋反而更加適得其反,甚至有欲蓋彌彰之嫌。隨後他又說道。
“可,若是任他人這麼誤解下去,將來萬一有人以為本王對其心存成見,為了在本王面前邀功,他日尋機勾陷於他,到時候,若是其當真違了國法,本王便是有心,又如何保全得了他?”
抬頭看著夫人,鄭成功心惱道。
“若當真如此,那成仁,豈不正是本王所害?”
或許鄭成功並不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但是他很清楚。那些讀書人有時候為了討好與他,會怎麼做!
史書之中,這樣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也正因如此,他的心裡才會像現在這般鬱悶。他不知道應該如何緩和這一切。
“王爺如果你想保護他就必須要挑明這些事情,要不然他日有人曲解了你的想法,之後恐怕真的就……”
看著眼前的王爺,看著他那一副凝重的表情。董酉姑的心底又一次想起了九妹,也許……
可在這個念頭浮現出來的時候。董酉姑的心底卻又有一個聲音告訴她,現在這個時機並不合適,而且這並不見得是最好的選擇。
一切還是等將來再說吧。董酉姑心裡這般尋思著,那邊又出言安慰道。
“王爺您儘可放寬心,妾身覺得府裡這麼多人,還能就沒有一個能讀懂王爺您心思的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