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3/4 頁)
”
八娘笑道:“說起來是沒幾個人,以前我和七姐都在家,好歹也能幫著大嫂。可如今不是七姐去了臨川,我又忙麼?娘還要照看十妹和十一妹,家務事只大嫂一人,哪裡忙得過來?黃老伯年歲也大了,更是做不了什麼事,如今在家裡,我們就算給他養老了,黃老伯為我家也做了一輩子事,我們且叫他老人家也享幾年清福。當然,也更想讓爹和娘也享幾天福罷了。再說大嫂嫁到我們家這些年,可受了不少苦,總也得叫她往後日子輕省些。”
剛好吳氏進來,聽了這話就笑道:“不枉我疼了你這些年,可沒白疼,把我放在心上呢。”
三娘也笑道:“豈只放在心上,上回六妹出嫁時,八妹還唸叨以後家裡清寂,我說以後嫂嫂們進門了,也會熱鬧的,誰知這丫頭竟說,嫂嫂怎能和姐姐比?我就問她,既是嫂嫂和姐姐不能比,怎麼你同大嫂倒是最親的?你猜這丫頭說什麼?”
吳氏笑問:“都說什麼了?也叫我聽聽。”
“這丫頭當時就反問我,大嫂能和別的嫂嫂一樣麼?”三娘笑著攬了八娘,“就這一句,把什麼都說盡了。”
吳氏見小姑子心裡親近她,自是高興,又覺得窩心的很,倒紅了眼:“這丫頭,不怪我疼她。”
又過了兩日,三娘和關景暉夫妻也打道回了山陰,曾子固幾弟幾人送走了三娘夫婦,也便去了南城縣,學舍裡又有陳蘭嶼管著,曾不疑靜下心來,每日悶在書房裡著書立說。家務事有幾個婆子丫鬟幫著,八娘教了阿藍幾天,便把她送到了飯莊裡管帳。而蒼耳則同她每日一處,為著木器鋪的事情忙碌起來。
被八娘挑出來的兩個跟著她學做事的丫鬟,一個叫了七月,一個叫了九月,因七月和九月剛好是她二人的出生月份,當然明面兒上是這麼個理由,實則是八娘前世也曾小文藝過,喜歡某個女作家的一篇小說裡,兩個女主角中的一個就叫七月。因一個叫了七月,索性另一個,便叫了九月。
七月是個十四歲的姑娘,性格有些兒向臨川王家的丫鬟辛夷,長的也有幾分像,八娘很是喜歡。九月比她小了一歲,人卻更沉穩些,若非個子比七月矮了一點,看起來倒似比七月年長。這兩個丫頭都很聰敏,八娘也曾暗暗試探過,人雖聰敏,卻很是本份,做起事來,也知進退,懂分寸,因此才被八娘挑出來跟了她。
八娘和武三娘一道看過鋪面,量了鋪面尺寸,用了幾日的時間,把鋪平面設計圖給做了出來,又拿去同武三娘商議了一翻,這上頭,武三娘是個外行,見八娘處處計劃的妥當,連她爹武老爺聽了,也只是捻了鬍鬚點頭,再沒二話,便定下了開工裝修。武三娘這邊忙起鋪修的事情,八娘則與蒼耳一道,去了古莊劉尋劉老伯。
劉老伯本就想著若是自己父子能進城做活,少不得也可把兩個孫子一道帶進城裡就學,如此對兩個孫子未來的前程也有益。便與八娘道:“既是八娘相請,老頭子我哪裡不願意的?這可是盼不著的好事兒,只我老頭子也個不情之情,卻不知八娘能否幫忙。”
八娘忙道:“老伯但請開口,只要八娘能做到的,定然辦到。”
第一百六十六章節 喜相逢
劉老伯笑著搖了搖手上的那把破蒲扇,把劉婆子切好的一碟子西瓜推到八娘和蒼耳的面前:“咱們自己種的西瓜,又甜又沙,來嚐嚐。”
等八娘和蒼耳都不客氣的撿了片吃了,才道:“也不是什麼難事,只是我和你劉二哥若都去了城裡幹活計,留著兩個孫子在家,也不放心,老婆子又是個心軟疼孫子的,怕管不了那兩個活猴,因此想問問八娘,能否叫鐵蛋和狗蛋兩個,也去曾家學舍裡讀幾年書。咱們這鄉下地方的私熟,怎能和曾家的學舍比?也是我老頭子的私心了。”
添兩個學生罷了,這也不是難事兒,想來陳先生也不會介意,八娘就笑道:“這個自然,我們曾氏學舍裡如今請的先生,是個很有才學的人,教書也認真,就是連我爹都很敬重他。到時候老伯和劉二哥都忙,怕是顧不上兩個孩子。不如這樣,我們家裡哥哥們都在外求學,房舍大多空著,到時候就叫狗蛋和鐵蛋兩個,就住在我們家裡,這樣我家小九弟並兩個侄兒,也有了玩的伴兒,狗蛋和鐵蛋,也不必每天往學舍裡來回,反能多省出些時間讀書。”
喬老伯忙道:“這可怎成?豈不是麻煩府上了?我和你劉二哥忙也不怕什麼,總歸家裡若只剩下老婆子一人,這田地,可就種不了,等秋時收了這季,就把地佃給鄰居們種,到時候讓老婆子去城裡照應著就成。”
“不過是添兩個孩子的嘴,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