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3/4 頁)
六姐姐準備好吃的了,我還和小九說了,一會兒轎子來了,讓他想法子偷偷放點兒吃的去轎子裡,六姐姐放心,不是什麼難吃的乾糧點心,我特地讓王師傅幫著準備的雞湯過了的豆腐做的餡兒,做了蒸餃,彎彎順嘛,又吉祥,又好吃。”
“謝謝八妹。”有這樣貼心又細心的妹妹,六娘窩心死了,一想到以後再不能時時見著她們,不免傷心起來,便紅了眼。
三娘就在邊上打趣:“我就恨自己早嫁了幾年,我那會兒可是乾嚥了一整盒的點心,渴的嗓子裡都冒了火,偏沒口水喝。且我路過多,足折騰了幾天,小八,你那會兒怎麼不對我也這麼好?事事兒為我想足了?”
八娘就倚到三娘身邊,笑道:“我那會兒是想對三姐姐你也好的,可那會兒我不是話還說不全麼?有心無力呀。我才一邁腳,想往廚房裡去,六姐姐就把我抱住了,所以沒辦成。要不三姐姐你回頭和三姐夫商量一下,叫三姐夫再娶你一回,三姐姐也再嫁一回?重新體驗一下新郎新娘的甜蜜幸福?我保準兒給三姐做個滿漢全席,專找了人抬著跟在迎親的隊伍後頭,你想吃什麼,專人送到,如何?”
說的三娘又氣又笑直捶她的肩,連正傷感著的六娘都撲哧笑出了聲。又問:“什麼叫滿漢全席?”
“一百零八樣點心的席面唄。”八娘胡扯道。
喜婆也拉著八孃的手直笑:“乖乖我的神仙唉,一百零八樣點心跟著迎親的,就是皇家女兒,也沒那福氣呢。我也是給不少人家做過喜婆的,就再沒見過比你們家八丫頭再會逗趣兒的了,只我們新嫁娘可不能盡笑,這要是毀了妝容,還得折騰呢。都說八丫頭你一手廚藝了得,嬸子我忙了半天也餓很了,有那點心,八娘你也上些來,孝順孝順我,回頭你出嫁時,嬸子我一高興,定給你化個世間最漂亮的新娘妝。”
八娘佯裝紅了臉,實是門縫裡小簧兒在衝她做鬼臉,就甩袖掩面作害羞狀,拖著袖子踩著蓮步以飄移的姿態逃出了屋,一邊逃,還一邊嬌嗔道:“嬸子你再取笑我,我就不給你孝敬點心了。”
就聽喜婆嬸子在後頭笑:“還當這丫頭不會羞呢,看看,原也是個臉皮兒薄的。”
等出了屋裡,八娘也被自己那嬌差的樣子噁心的哆嗦了一把,才低聲問簧兒:“迎親的來了?”
“來了來了,八姑,你吩啥的事兒,簧兒哪敢不辦的?我還給八姑找好了地兒,保管別人發現不了,你跟我走,我們偷偷看去。”小簧兒興奮的滿臉都寫著激動兩字。
之前八娘就給簧兒交待了個任務,等迎親的來了,過來通知她一聲,她要看看大宋人婚禮的全過程。
八娘就點著小簧兒的頭,誇道:“簧兒你太聰明瞭,回頭八姑肯定獎勵你,你要的書袋包在八姑身上了,回頭我還獎勵你一身新書衫,還有好吃的,還有讓你陸家十七叔帶你出去玩一天。怎樣?八姑姑是不是特別好?”
“什麼特別好?”簧兒都她那貧泛的詞彙表示了一定的鄙視,“是天下最好。我家八姑,是天下最好的姑姑。”
“哎呀簧兒,你真是太有惠眼了。”八娘抱著簧兒的臉,叭唧就親了口。害得簧兒連忙四處亂看了一把,還好還好,沒有人發現,這要是傳出去,被同學知道了,他還不得羞虧死被同學笑死?多大個人了,還叫自己姑姑給親了。
兩人鬼鬼嵬嵬的繞著夾道去了微院後的一處疙瘩裡,踩著牆角堆著的廢石塊,剛好能越過牆頭,看到前院裡的情形。
說起來,大宋婚禮是以歡天喜地的熱熱鬧鬧的面貌出現的,這與大宋以前的婚禮成了鮮明對比。
早在《禮記》裡就提出“婚禮不用樂”,其後也一直延續到北周,才開始出現“嫁娶之辰,多舉音樂”的記截,可惜後來統制階層為了表現他們那點子特權,民間婚禮用樂很快被禁斷。
後來到了唐代,嫁娶之時,雖也有廣奏音樂,歌舞喧譁的熱鬧景象,但卻很快又遭到了官方的取締。等到了柴王室的大宋朝,柴室太宗皇帝大筆一揮,道:“尋常人家,娶個新婦,尚偷偷點幾個樂人慶賀,如何咱們官家卻用不得?不僅咱們官家可用,就是尋常百姓,也可用。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乃人生兩大喜也,這婚禮一事,實乃人生平最大事也,豈能無音樂助興祝福?以今日始,百姓們也不必偷偷越制去點樂隊了,寡人今兒就下道旨,從此以後,凡是大宋百姓婚禮,皆可用樂,官府不得干涉。”
因從此,這婚禮一日,才有了樂隊吹打。
此時的八娘和簧兒姑侄二人,就正饒有興致的看著男方家的迎親隊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