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2/4 頁)
大多商販們還是很講誠信的。再說,若真被騙了,總共南豐城就這麼大點地方,也不愁找不出來,五郎就告訴了小販家裡地址,那小販才一聽說是曾家,笑道:“原來是秋雨名家的公子,您也不必說了,提起別人家,小人或許不知,可您府上,南豐城裡誰人不曉?公子小姐們只管逛去,保管幾位未到家,這彩燈,小人就給送到了。”
五郎道了謝,就領著弟弟妹妹繼續往前去,卻不想正碰著原先喬老伯同院的那位小陳哥也在擺攤兒,八娘眼尖看到,就上前打了招呼,小陳哥一見是曾家的公子小姐,熱情的問了好,隨手拿了個哄孩子的玩具,遞到小十娘手上:“小小姐拿去玩去。”
八娘就奇道:“不是聽喬哥兒說你如今在喬家作坊裡幫忙麼?怎麼擺起攤兒來了?”
小陳哥不好意思的笑了:“是呢,也是託了八小姐的福,如今不僅喬伯和喬哥兒日子好了,就是我小陳哥都跟著沾了光,這不年節裡坊中放了假,我這閒著無事,坐不住,就重操起舊業了,倒也不是為爭幾個錢,只圖年節裡這份熱鬧而已。”
八娘覺得這小陳哥不僅熱心,人也有意思的很,就問他可成了親,家裡如何的話,小陳哥倒不好意思起來:“因我現在日子也算穩定了,就接了老父老母過來一處生活,前些日子,鄰居的王大媽也給我說了門親事,只等翻了年到了春時,就成親呢。”
八娘邊忙恭喜,說等小陳哥成親時,一定要去喝喜酒,小陳哥笑著謝了。八娘就又問題喬家祖孫這些日子如何,小陳哥笑道:“好著呢,喬伯還好,只是喬哥兒到底是讀書人,如今背景離鄉,又不能就此丟了好不易創下的這點產業回鄉,可也沒個引薦的人,不好入州學裡讀書,這就無法科考了,喬哥兒還罷了,喬伯心裡,到底是個憾事。”
說著,臉上也不免露出遺憾來。
大宋規定,仕子們必須在州學裡學滿三百個學日,才有參考的資格,而進州學,又必須是當地戶口才成,就是四郎五郎二人,也是被知州大人介紹過去的。
八娘想著,就留了個心,自己老爹和臨川的知州大人劉炕不就挺熟麼?若是能想辦法讓爹爹解決了喬俊生入州學的問題,以後她開木器行時,求喬老伯幫忙的把握不是更大些?
但這種事情,她可不敢打保票,再說,若是喬俊生自己的書讀的不咋地,以自家老爹的性格,未必就會願意引薦,因此只笑道:“喬哥兒是個有福氣的,想來以後總有辦法吧。”
又說了幾句,就與小陳哥道了別,兄妹幾人並兩個小侄子,直玩到快近子夜時分,眼見著簧兒睏倦的不行,小十雲貞也早伏在五郎懷裡睡了,這才打算回家。
到了家,才發現一家人還都未睡,正屋裡燈火通明,原來正圍在一起說話,而朱氏則與媳婦吳氏在廚房裡炒瓜子等乾貨。幾人回家,剛好吃先成兒的。
又說了會兒話,老夫人見時辰不早了,明天還要忙,就讓眾人散了各自睡去。
覺兒乖巧的去取了燈籠來,因著沒有月色,地上又有積雪,怕陳先生滑倒,親自提了燈籠,送陳先生回院,對曾家這位長孫,陳蘭嶼喜歡的很,見他尊師,自是當著曾不疑的面,把覺兒狠誇了一通,長孫被老師誇讚,他這當爺爺的臉上倍覺有光,卻很是謙遜了幾句。
第二天一早,八娘先去老夫人處請安,再打算去廚房裡幫忙,順道與嫂子說一下多培點如意菜,送給各家親友的事情。
誰知卻被老地人留在了屋裡幫她揉揉肩背,讓跟著她住的六娘和雲賢去廚房裡幫孫媳的忙去。
等六娘和雲賢出了門,老夫人躺在床上,對正幫著揉著肩膀的八娘道:“十九郎送的那些東西,你娘昨兒歸整後,已讓我看過了,八娘,你同祖母說說,你可知道十九郎到底是個什麼身份?”
第一百二十八章節 充滿希望的新一年
曾祖母宜興太君周氏夫人堪稱一代人母典範,找的媳婦又豈會差的?何況老夫人黃氏跟隨祖父居京多年,往來皆是高官家眷,眼界自然不低。如今雖閒居小城,朝庭的事情未必有多瞭解,可對政局的那點子細微洞察,未必就差了。
八娘不敢隱瞞,腦子裡過了一下,組織了一下語言,才吟吟笑道:“善兒並不知道,不過觀柴十九的言行舉止,再加上歷次送我們家的禮物都價值不菲,且柴姓並不常見,想來身份自然低不了,善兒也曾懷疑過,因此與二哥也說過善兒心裡的疑慮,只是二哥並不曾表示什麼,後來也未曾提過,因此善兒也就未放在心上。”
老夫人點了點頭,既是二郎未說什麼,便是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