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3/4 頁)
如何?
這一切不是她的錯。
果真這道長看出她的來來歷,又想滅了她的話,說不準還是個機會,讓她回到前世去呢。再說這觀道長神態,實不是有惡意的樣子。
等等,回到前世去?為什麼一想到這個,心裡竟然突然生痛?那不是她剛過來時,躺在床上,每天做夢都想的事情嗎?為何現在突然出現了萬分之一的可能,自己竟然如此留戀不捨?
八娘看了五郎,九郎,還有子阜一眼。山頂若有若無的霧氣之中,他們的臉是如此的真實可親。
如今,他們才是自己的親人啊。
疼她,寵她,護她,叫她如何捨得?
深吸了口氣,八娘對道長笑道:“能得道長相邀,實是我兄妹之幸,又怎敢推辭?只怕叨擾道長清修了。”
那道長哈哈一笑,道:“隱也是修,往也是修,貧道都不介意,小友又何必拘泥?既是小友應邀了,那就隨貧道去吧。”
話未說完,已舉步而去,四人只得跟了過去。
繞過那處農田,進入後山的一處密林,穿過密林,又踏過一處兩崖索橋,入眼便是一處小小的平臺,一株參天古樹,樹下一方石桌,幾張古凳,一間十分簡陋的木屋。
因聽到腳步之聲,屋中走出一位十多歲的年輕小道士,見了眾人,眼中露出吃驚的神色,但很快就面色平靜的對著那道長和八娘幾人打了一輯,恭敬道:“師父,您回來了。”
那道長微一頷首,對那小道士道:“塵清,我邀幾位小友前來品茶,你去燒些水來。”
“是,師父。”
那位叫塵清的小道士帶著疑惑,又看了幾人一眼,便要把人請進屋中,道長笑道:“不必入屋了,就在之樹下的石桌邊坐了吧。”
塵清又應了聲“是”,給幾人讓了座,這才去了。
不時那塵清小道士拎了壺熱水來,又清洗了茶具,分好茶葉,正要衝泡,八娘伸手攔了,對塵清笑道:“還請小道長自忙去,既今日有幸品嚐道長香茗,又怎能安心這般端坐著受賜?不如就由我來為道長泡茶吧。”
塵清也不推辭,道了句:“有勞了。”便退後一步,立在道長身側。
道長笑道:“你去吧,我與幾位小友說說話。”
塵清這才向幾人頷首,去了屋中。
八娘細看了一下木缽中的茶葉,也是心生詫異。
第一百四十八章節 奇怪的道長
待拿在手中細細捻看,一葉一葉結條團於手中,詫異之外,十分驚喜。抬起頭就對道長笑道:“道長,您這茶葉,可實在是難得的好茶葉呢。”
那道長對她的反應也不驚呀,只笑道:“小友倒說說,這茶葉好在何處?”
以八娘前世生活的那個時空之茶論,分類以標準不同而各異,若以製作工藝分,則分為發酵茶,半發酵茶和未發酵茶,以色澤分,則有紅茶,綠茶,青茶,黑茶,白茶,黃茶,六大類,再則加上花茶,便是七類了。
象紅茶,比較有名的是雲南滇江的滇紅,安徽祁門的祁門紅茶,江蘇宜興的宜紅茶。烏龍茶類的臺灣高山凍頂烏龍,鐵觀音等,都歸為青茶,屬半發酵茶。而白茶提起來大家都知道的,則有福建白茶白毫銀針,白牡丹,白毛猴和浙江的安吉白茶等。
至於綠茶,則名茶較多,象龍井,碧螺春,顧渚紫筍,南京雨花,陽羨雪芽,信陽毛尖,黃山毛峰,還有綠茶中獨樹一幟大開大合讓八娘十分喜歡的太平猴魁,便是如今她所在的江西,也有不少名茶,如廬山雲霧,婺源茗眉,井崗翠綠,上饒白眉等,實在舉不勝舉。
黑茶是全發酵茶,以普洱為主,另還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和四川邊茶。
黃茶有黃大茶和黃小茶之分,知道的人不多,有蒙頂黃芽,君山銀針,偽山毛尖,平陽黃湯等,湖南則有黃茶之鄉之稱。
至於花茶,大抵都聽說過杭白菊,這個則不好一一而論,花之入茶,則全憑個人喜歡及藥理作用了。
可惜這些後世大放異彩的好茶,在這大宋國,大多還沒有綻放屬於她們的光華,非為其它,及製作工藝的原因耳。
唐人茶聖陸經品盡天下好茶,最後竟發出最好喝的是白開水的感概,其實並非茶不如白水,而實在是此時的製茶工藝,並不是如八娘生活的那個時代一般,用水沖泡則可,大宋這會兒還好些,至少煮茶大多不必加鹽了,而唐時則是鹽,果,花,茶,奶各種作料齊頭並進,試想,那能好喝嗎?
八娘生活的那個時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