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第2/4 頁)
拎了包裹尋了過來。
第一百八十八章節 前往泉州
八娘看了看天色,就知道她還沒有吃飯,拉著她一道吃了,朱氏不放心,在邊上叮囑了幾句,見八娘和阿藍還有話要交待,這才念念不捨的去了。
等八娘交待完阿藍飯莊裡的事情,讓她把月餅售賣的成本和利潤與飯莊的營業帳本分開單算,且按售價和售量一一分類記好,到時候她好看帳單瞭解具體的銷售情況。並讓她轉告長安留心分類記下過來訂月餅的客戶的資料,直到阿藍都記下了,她這廂和蒼耳也吃好了飯,黃老伯過來,說是劉老伯和劉二郎也一道來了。
八娘想著離約定的時間也近了,那兩位鏢師也應該差不多到了,便去與曾不疑和朱氏告別,直到臨行,她這才說了實話:“爹孃,我和劉家父子,可能中秋也回不來,大概要到中秋後才能回家,因去的是泉州,一路往東,水陸交替,雖在路上爭趕時間,原本半個月來回是足夠了的,可要訪商家,要看貨訂貨,只怕要耽擱些日子。”
她昨日和李雍說去福州的話,也不過是隨口一說,原本並未計劃去那麼遠,而現在之所以定下泉州而非福州,則是因福州雖是福建的政治中心,泉州現在的地位雖不如福州,可那裡是未來幾十年後,整個世界最大的港口,也是整個世界海上貿易最發達的地方,她相信,現在的泉州,一定會讓她不枉此行。
其實她原計劃確實是在附近幾城先購置上一筆木材,來渡過即將面臨的危機的,可昨天早上李員外使人去飯莊裡鬧事的事情,卻提醒了她,未雨綢繆,她一步也不能錯。否則,她怕她有再好的生意頭腦,掌據了再精湛的木器工人和漆藝工人,她有再好的設計能力,她這第一個木器行,都可能因為貨源的危機,而失去在南豐立足的機會。
這第一步,她想盡天辦法,也絕對不能失敗。
因此才在昨日下午臨時決定一步到位,直接去泉州的,一是泉州那邊,香樟木很出名,且泉州作為海口城市,想來海南最有名的黃花梨和紫檀木,在那裡也應該不會少見,或者她運氣好,可以大量的進些貨回來,再則,她有一萬多貫的錢在手,哪怕就是下了訂金,不管是找海外還是國內的海商去進口海外的名貴木材,也足夠付上定金的。許以重利,總有人會願意做這生意。而接下來半年的時間,她相信她有能力賺上餘款,來年順利的拿下足可傲視大宋國所有木器行的最名貴的大量木材。
如此下來,到了明夏以後,她便不再用怕木材貨源的問題。
她很清楚,每一艘海輪,都需要壓艙的重物,在東南亞等盛產各類名貴木材的原產地,木材的價格自然底的可以,那些商人見她願以比原產地高的多的價格購買,自然不會拒絕這樣的生意。因為對他們來說,用木才壓艙,絕對是件有利可圖的事情。
雖然會耽擱些日子,而且也有很多的風險,可八娘思之再三,既是將來不願意受人掣肘,那麼不如干脆一步到位,哪怕如今艱難些日子,也要把未來的路鋪好。這才決定直奔泉州。
如果她能在現在打好基礎,未來的幾十年裡,隨著泉州的發展,她未來的路,也會越來越寬。
對一個商人而言,哪怕有再好的戰術,若沒有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也走不了更遠。
朱氏原還以為她的出行,也就在附近幾城,沒想到第一次便要走那麼遠,不由急道:“那怎麼能行?就是再忙,總不能中秋也不在家裡過吧?再說我們也不能放心,原來不是說就在附近近幾城轉轉的麼?”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她之所以拖到一早再說,就是怕爹孃不答應。
見老爹曾不疑和大哥曾子曄沉默著沒有出聲,八娘鬆了口氣,知道老爹雖不放心,倒也未必就一定會攔下她,便笑著勸道:“娘,我原先是隻打算這在附近幾城轉轉就成了的,只是一想,若是附近幾城訂不下好的木材,很快就到年節下了,再想出去更不方便,那會兒生意也要忙上許多,也走不開。剛好這會兒手上的錢款也豐裕,不如趁著這會兒,走的遠些。且爹爹和大哥都知道泉州是海上貿易最發達的地方,不比福州的閔巷差上多少,而我又聽懂行的人講,外海的名貴木材要遠遠多於大宋國內,可惜咱們大宋國的木才行,卻沒有進口的名貴木材。我便想著乘著這次機會,去趟泉州,若是運氣好,能尋到合適的海商,做成木材的生意,那麼以後我的木器坊裡的木材貨源,便會比大宋國任一家的木器行木材都好,以後做生意,必要省很多力氣。爹爹,我實不該臨時改主意,叫爹和娘擔心,只是,女兒也不是有意欺瞞爹孃的。還請爹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