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臺:“她哪裡能做得出來這樣的菜色?”又有些疑惑,“難不成上回去你南城縣的孃家新學的菜式?”
還好除了那個青菜,用的是炒法,其它的倒也分不出炒還是煮,因此倒沒有人提這做法的事兒。
八娘上前端了碗筷,拉著曾不疑:“爹爹,先別管是誰做的,您先嚐嘗?”
一家這才依次坐下。一頓飯吃的不亦樂乎,極盡讚美之聲。最後才知道是八孃親手做的。
曾子固笑道:“真想不到八妹妹還有這廚藝的天份。去了趟鄉間,與老婆婆才學了一會兒,就能做出這樣的美味佳餚來。”
曾老爹更是誇道:“這頓飯,是為父一生中吃過的最美味的一頓。這以後八娘要是嫁人了,爹嘴饞,可如何是好?”
“那八娘就不嫁唄,再不行,招個女婿上唄,八娘以後就在家裡,給爹孃和哥哥嫂嫂們當廚子。”
一家人哈哈大笑:“哪有姑娘家提起自己的婚事,如此不知羞的?”
八娘又笑問大哥曾子曄:“大哥,你在外面見多識廣告,你說,以妹妹的手藝,若是開個食鋪,生意會如何?”
曾子曄吃的胃口大開,一邊讓吳氏幫他再加碗飯,一邊拽文笑道:“單就今日菜餚之水平論,當算得廚子中一流技藝,如妹妹果真開上食鋪,定當日日賓客盈門,財源廣進。”
五郎忙在邊上幫腔:“那是自然,我家八妹這手藝,不敢和宮中御廚比,卻至少不比大飯莊裡的廚子手藝差,不說爹和哥哥在外時,也曾吃過好的,就說我和四哥在臨川,也曾去一些世家大族裡作過客,哪家的菜,也未必有八妹今日做的美味。且妹妹今日才學的,就能做出這樣的水平來,可見天份非凡,若是以後再練練,豈不是比今日做的還要好上百倍?要說我,開什麼食鋪,就是開個飯莊,也能。”
七娘在邊上暗暗瞥了八娘一眼,心中暗自納悶,哥哥們和覺兒是男子,粗心不在意也就罷了,她可是一天都和張家嬸子在一起聊天的,七娘是偶問過張嬸魚蝦如何做才好吃,但她都聽在了心中,張嬸子可沒說這些做法,再則,張嬸子中午飯的飯菜,雖說也不錯,卻實在不能和八娘掌勺做出的這些菜色相比。
曾不疑畢竟年紀老了,雖覺得意猶示盡,卻也不敢貪食,吃了七成飽,便放下了筷子,雖還想再吃那一圈兒浸了魚湯的香鹹的麥麵餅,八娘又說那餅不能多吃,不好克化,便也放下了。聽了五郎和大郎的話,便正色道:“開什麼飯莊食鋪?她一個姑娘家,怎好拋頭露面做個伙伕?你們幾兄弟,也都要讀書進學,就算八娘開了食鋪,難道要叫她自己去管著鋪面?誰能幫著她?都進緊吃完飯,去讀書才是正經。”
八娘其實知道曾老爹說的有道理。
哥哥們要考功名,她才只有十二歲,總不好開了飯莊,自己經營。這事暫時也只能想想罷了。但一技在手,總有用上的一天,現如今還是讓家裡人每天吃上好飯才是正經,因此笑道:“爹說的對。我只管給爹孃和哥哥們做好吃的就成,外人,誰有那福氣吃到曾八孃親手做的飯菜呀?只有咱爹孃和哥哥嫂嫂姐姐侄兒們可以。”
一家人吃的高興,看著她仰著小臉的驕傲勁兒,更是開懷。
一頓飯,也無人提那食不言寢不語的規舉來,飯畢,盤碗盡光。吳氏因肚子越發大了,漱了口,八娘扶著她去散散步,一是消消食,二是運動運動以後好生養,八娘和吳氏自然是去廚房裡收拾碗筷。
等陪著朱氏前後院晃了一圈,送朱氏回房,八娘和吳氏已收拾完畢,吳氏留在灶上燒水,一家人晚上好洗漱,七娘這才想起後日便是五月初一,已入了端午節,便對八娘道:“後天開始過節,總有族人故舊需要往為送禮,其它的東西都算準備好了,只是聽嫂子說,家中要送人的團扇,卻是沒有,八娘你累不累?若是不累,叫上四哥或是五哥,我們去夜市裡逛逛,淘買些回來?怕明日再買,趕不上,若是買不著,可就麻煩了。”
“過端午,買團扇做什麼?”八娘奇道。
第二十章節 如何發財
七娘嘆氣:“說你聰明伶俐,伶俐的叫人心疼,說你迷糊,又迷糊的要命,這哪家過端午,不送親戚故交幾個團扇?”
竟然還有這風俗?八娘笑問:“那為什麼要送團扇呢?”
七娘難得不顧淑女風範,狠扔了一個白眼給她:“這大家都送,我哪裡知道為什麼?興許是剛好過了端午天氣漸熱,用得上吧。”
八娘雖然很想逛逛夜市,看看熱鬧,可今天著實累了,便道:“七姐,今天太累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