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4/4 頁)
她是生性樂觀的,不愛作那傷春悲秋狀,雖一心服侍王平甫,卻也不願意就此被收了房,那侍妾哪裡是好當的?那些容貌出色的,又遇著混人,就是懷了身孕,亦有被送人的時候,二郎雖不是這樣的人,可她一心只當他是主人,並不象有些丫鬟,生了別樣的心思。
還好二郎雖生的一幅風流公子樣,卻對她們幾個丫鬟都沒心思,又是和氣的,想想自己一生,也有這幾年平泰安康的生活,也算值了。
這般一想,復又笑了起來。
因當時在筆墨鋪裡,王平甫並未問價,那店家也不過是記了帳,又讓王平甫鑑了字,所以八娘並不知道那些紙黑硯臺賣了多少錢,她對物價很有興趣,就問王平甫:“七姐夫,那些你紙和墨,還有這幾個硯臺,一共價值多少?”
王平甫還真沒注意,倒是辛夷笑答:“那夥計說是東野暉制的墨,一枚十貫,共三枚,三十貫。那紙因是蠲紙,光滑白潔的很,我家二郎是熟客,給價格倒是適中,一張算四十文,一刀紙五十張,共計三刀,六十貫,那硯因是端硯,又因雕的十分精緻,也算了二郎十貫一方,三方硯三十貫,總計是一百二十貫錢。”
八娘聽了目瞪口呆,一來她沒想到辛夷竟是個識字的,二是這會兒可不象後世,有什麼乘除口訣,這丫頭不過瞄了一眼,就能這麼利索的報出價來,三則,這紙黑硯,當真不是一般人家能消費得起的,由此可見,一家人供個讀書人,是何等的不容易。
見八娘吃驚,王平甫笑道:“因今日挑的,都是些好的,所以價格貴了些,八妹妹也許不知,那東野暉,是兗州的制墨名家,他所制的墨,自是極貴的,平常些的墨,一斤也不過四五百文罷了。就是那蠲紙,因是特殊處理過的紙張,比平常的紙要光潔的多,用來畫畫或者與人書信用的,普通的紙張,自然也沒這麼貴,至於那三方硯,如辛夷所言,因是端硯,雕工也見工夫,才得這個價。”
八娘點頭,原來店家這回看人下菜,走了精品路線。
還好自己家幾個哥哥用的都是普通的,要不光供這幾人讀書寫字,就供不起。
又誇辛夷:“辛夷這帳算的可夠快的。且還識字,倒叫我另眼相看,若哪天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