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頁)
,我聽說,他是柴家宗室子弟,好似是當今官家的親侄子,不過柴正純的父親永和親王並未在朝庭任職,算是皇親中的閒人,但奇怪的是,皇上雖未給永和親王職務,因永和親王和官家從小一處長大,雖不是同母,感情卻又好的很,柴正純也深得官家喜愛,只是不知道因為什麼,來了我們臨川。”
這個問題,柴十九的小廝潼墨在曾家已經說過了原因,不過那是官方語言,不值得信。
八娘有些好奇這柴正純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因他在人前太過端正,那日附在他耳邊說的那句話,倒象是自己的幻覺似的,且明明那麼端下出塵的有如謫仙似的一個人,偏偏又做了幾件不靠譜的事情。
此時的八娘還不知道,他再見柴十九,卻是幾年之後的事了。而那時候,他和她,都已不在是此時的樣子,此時的心情。
六娘並未見過柴十九,倒沒什麼,見她一時出神,撫了撫她的背,笑道:“可是覺得車裡悶?”
八娘這才回過神來,笑著搖頭。剛好也到了王平甫要去的筆墨鋪,下了馬車,兩個丫鬟在外面候著,王平甫領著姐妹二人進了鋪子,就有店夥計熱情的迎了上來,顯見王平甫是個熟客,那夥計道:“二公子今日想買些什麼?新近剛到了一批上好的紙,二公子要不要看看?”
“紙墨都要些,若有好的,只管拿上來我瞧,”王平甫笑道,見那夥店要去取東西,想了一下,又跟在夥計身後囑咐了一句,“還想買幾方小些的硯臺,若有好的,也拿上來我瞧。”
那店夥計甚是利索,不一會兒就從後房裡拿了幾個小硯出來,身後跟著的兩名夥計,一個抱著幾刀紙,一人奉著幾個墨盒。
因並未放在鋪中的貨架上,想來便是留給熟客或者是貴賓的好東西。王平甫描了一眼那幾刀紙,發現整潔平滑,很是不錯,便點了點頭,又拿了墨盒開啟,嗅了嗅也說了句“要了”,這才從店夥計手中接過那幾方小硯,仔細打量。
硯是好硯,雕工也極見工夫,一方是寒歲四友,是常見題才,另一方是魚戲荷塘,也見精巧,另一方卻是寒江獨釣,十分古樸。另兩方就平常些。
剛好他想要三方,便遞給六娘和八娘看:“瞧瞧如何,若也覺得好,我便買下來。”
六娘因家中也有幾方好硯,細看了看,卻是好的,便說了聲“不錯。”
八娘前世目聞目染,自也懂一些,那寒歲四友和魚戲荷塘也則罷了,那言寒江獨釣,卻是十分合心,便指著道:“這方雕工十分見工夫,雖是小硯,卻古樸蒼然,極難得。”
王平甫訝然:“八妹也懂這個?”
八娘就笑:“哪裡懂?只是看著喜歡而已,若是說的不對,七姐夫只當我胡言亂語吧。”
王平甫也不理,只笑了笑,這才對店夥計道:“另那些紙和墨,回頭你差人直接送王府裡就成,這三方硯也要了,單獨給我包上,我自己帶走。”
那夥計是機靈人,聞言笑問:“二公子這是要送人?只不知要送什麼人,也好給二公了挑合適的包裝。”
王平甫便瞄了六娘和八娘一眼,笑道:“只管包的漂亮些就成。”
夥計見他看六娘和八娘,心道大概是送這兩位姑娘的:“小的明白了,公子稍等,馬上便好。”
等收了硯,出了門,王平甫辦完了自己的事情,便問六娘和八娘:“時辰還早著,今兒天氣又不錯,六娘,八妹,你們有哪裡想逛的,不如去逛逛?”
六娘想著在王家做客,並不好買什麼東西,便搖了搖頭,八娘卻想著去泰瑞祥裡看看:“臨川城中是不是也有家叫泰瑞祥金銀器鋪?我想去那裡看看。”
這個王平甫哪裡知道,就問跟著的丫鬟:“你們可知道泰瑞祥金銀器鋪?”
因一早兩姐妹就是由辛夷服侍的,因此出門小吳氏嫂子也叫辛夷跟了過來,見王平甫問她們話,辛夷就笑道:“八小姐要是問別的,奴婢倒不知道,不過這泰瑞祥,新近有名氣的很,上回奴婢還陪大少奶奶去過,六小姐和八小姐要是想去看,奴婢領兩位小姐去就是了。離這裡並不遠,前面的街角轉個彎,再走幾步就行了。”
辛夷這乾脆的性格倒是叫人歡喜,八娘便道了聲謝,辛夷忙道:“哎呀八小姐,奴婢可當不得這謝。”
因離的極近,也就不必用到馬車,何況馬車在街上行駛也不方便,王平甫索性讓車伕在這裡候著,自帶了姐妹二人並兩個小丫鬟前去。
一路上辛夷說著泰瑞祥新近在城中各府女眷們大受歡迎的事情還有所有出的首飾如何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