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第3/4 頁)
此進言呢?
他如何不憂慮?
“你回院裡去看著元郎吧,我給八娘寫封回信。”
柳氏知道勸不得,只得拿了空碗,回了後院裡。
結果才派人給八娘寄出信,就有長史官回府裡稟報:“郡王大喜。”
“什麼事?快說?”能讓自己的長史官喜形於色,不管不顧的衝進書房裡連禮都不行就說出大喜的,自然不是一般的尋常小事。
“邊軍傳回捷報,咱們在北河大敗遼軍。不僅如此,狄將軍深入遼軍腹地,苦匿了一個月,捉了遼國監軍的一位王爺。如今北遼與咱們宋軍休戰,據捷報中所言,道是北遼想派使者來京中求和呢。”
“當真?”柴十九激動的從榻下一躍而下。
長史官笑道:“小人哪裡敢拿這樣的事情與郡王玩笑。事情確實無誤。”
“好好好。”柴十九連道三聲好字,在地上轉了幾圈,才道:“官家是個什麼意思?”
長史官可從來沒見過自己的郡王這副失態的樣子,聽了這話不由笑道:“也不過是今日早朝時才傳回來的訊息而已,求和之事,自然還得庭議。且事情重大,不管官家是什麼意思,一時半會兒肯定是定不下來的。只是還有一件事……”
長名官說著,便皺了眉頭。
柴十九也知道自己失態了,便站住腳,笑道:“什麼事?”
“聽說是狄將軍雖然擒了北遼的王爺,但自己卻受了重傷。”
“那現在如何?”柴十九的心跟著懸了起來。
“這個倒還未打聽清楚,想來應該不會危及性命。”
柴十九點了點頭。
隨軍的軍醫都是太醫院裡頂級的擅於外傷的御醫。阿詠既然能捉了北遼最有權勢的王爺的情況下回到大宋營中,那就傷不致死。倒確實沒什麼好擔心的。
柴十九又問了些情況,才讓長史官退下。
到了下午,就有宮裡的太監督過來宣他進宮。
官家問的果然是議和的事情。要照柴十九看來,大宋無論兵力還是財力都比北遼強的多,此次又是北遼主動挑起戰事,若大勝一場就停戰議事,以後北遼豈不是想什麼時候打,什麼時候就能過來挑釁一下?雖說把北遼殲滅的可能性不大,可要打就把他們打怕的可能性還是有的。而且舉國商賈為朝庭作戰捐了上千萬的款項可備物資,多了不敢說,這場戰爭打上兩年,還是沒有問題的。這時候議和,實在是得不償失。
可這話,卻不好直白的同官家講。他再寵自己,是自己最親的伯父,可他更是天下人的天子。這就註定了自己無法真的用一種同自家長輩說話的方式去與之溝通。何況他現在是這樣不尷不尬的一個位置。
柴十九沉吟片刻後,才笑道:“侄兒不懂國事,更不懂戰事。不過皇伯父既問侄兒,侄兒就斗膽一說,照侄兒看來,咱們既能擒拿了北遼位高權重的王爺,又大敗了北遼大軍,如今是我們大宋佔了優勢,且這場戰事可是北遼挑起的,他想議和咱們就議和,豈不是太沒面子了?侄兒覺得,就算議和,也得是把他們打趴下了再議才成。也叫他們看看我大宋國威,以後再想進犯我大宋,也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兩才是。”
官家被柴十九這翻孩子氣十足的話說的哈哈大笑。
“你這小子,伯父就知道你是惟恐天下不亂的。”官家指著柴十九笑罵,轉而臉色一沉,“你說的對,寡人就是要打得北遼永不敢再侵我邊關,傷我子民。”
“皇伯父英明,太祖皇爺爺就曾說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難怪滿朝文武都贊皇伯父您最有太祖皇爺爺的風采。”
太祖皇帝豐功偉績,豈是常人可比?這馬屁拍的官家心情大愉。便看著柴十九道:“你年紀也不小了,你皇伯父我在你這麼大的時候已登基做了這天下天子,你難道對自己就沒有點想法?”
“侄兒是有想法。”柴十九一本正經道。
官家的皺頭幾不可見的皺了皺,道:“你倒是與寡人說說。”
“侄兒也想上陣殺敵啊,難不成侄兒還不如那狄二郎?他爹是宰相,我皇伯父還是當今官家呢,憑啥讓他小子專美於前啊?”柴十九嘻皮笑臉道,“侄兒就想著,說不準侄兒若去了北關,沒準把那遼帝拿下也也未可知,就算不能,總得揚揚皇倒伯父您的浩浩皇威,也好叫那遼帝知曉,我柴家天下,豈是他一蠻夷能凱覷的?”
“你就沒個正形。”官家聽了這話,也不知是氣是笑,拍著柴十九的肩笑罵著。
旋又正了臉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