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用膝蓋想一想也知道嘛,有那財勢長期聘請這種保鏢的,天底下點得出名的就那幾個,再把不可能的去掉,僅餘的目標就是——最有可能一統天下的鳳皇朝至尊,鳳帝。
其實鳳帝想要招攬慕容飛雲久矣。從三年前,慕容飛雲首度擊敗進攻南朝的鳳軍,黎明拂曉,東風初超,連環火箭燒掉不擅水戰的鳳軍將士一十三萬名、船艦萬艘,那一仗,烈火沖天,燒掉了鳳帝狂言一年內滅南朝、天下一統的口號,也燒出了慕容飛雲“軍神”之名。
鳳帝十三歲就領軍征戰,二十年來堪稱百戰百勝,直到對上慕容飛雲,襄城成了阻礙鳳帝一統霸業的最大障礙。
可鳳帝不愧千古明君,那一敗不僅沒讓他氣餒,更反省起鳳軍水戰的弱點,越戰越勇,三年了,鳳皇朝終於練出一支不遜於南朝的水軍。
但這支水軍可以橫掃海外諸島,令諸海賊遠遠見到鳳軍軍旗,望風而逃,獨獨戰不過慕容飛雲。
慕容飛雲一人可抵百萬雄兵,這樣一個有價值的男人,鳳帝怎麼可能輕放?
從此鳳皇朝的細作就不時往來襄城,對慕容飛雲許以厚利重權,什麼准入朝不拜,永世襲爵的條件都開出來了,目的只有一個——讓慕容飛雲歸順鳳帝。
可慕容飛雲要那些做什麼?說到權勢,他父親是南朝賢親王,先皇堂兄,他一落地就是王爺命了。
但他襲爵了嗎?沒有,為了接兵符,統領三軍,他將王位讓於幼弟,專心做起南朝大將軍。因此南朝百姓才如此敬重他,認為他為了保家衛國,不惜拋卻富貴榮華,只不過……
“唉!”低喟一聲,他從懷裡摸出一塊殘玉,透亮的玉身帶著淡淡的溫暖,玉上半個“俞”字。
這塊玉還有另外一邊,刻的是“王”,兩方合起來就是個“瑜”字。
那已經是十三年前的事了,南朝鎮國大將軍餘浩揚陰謀造反,罪誅九族。
當時慕容飛雲還只是個十三歲,每日仗著小王爺身分在京裡鬥雞弄狗、調戲良家婦女的紈絝子弟。
聽聞陛下派了人去抄滅餘府,他一時貪玩,利用小王爺身分混入禁軍中,也想去砍幾個餘家人出氣。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聖旨一下,餘家人沒有一個逃走,鎮國將軍只留下一句“君恩九鼎重。”便飲下欽賜鴆酒自盡了。
然後抄家開始,餘府上下三百一十二口盡皆就縛,偌大的將軍府竟抄不出百兩銀,所謂兩袖清風,大概就是這樣了。
他看見一個年輕禁軍強拉著餘夫人走向後院,好奇跟蹤,誰想到,禁軍卸玄頭盔,露出面容……慕容飛雲永世難忘。那是當今陛下,南朝的至尊皇帝,慕容欽。
原來鎮國將軍造反的內幕,只是慕容欽看上了餘浩揚的妻子,便隨口安了一個罪名賜餘浩陽自盡。
慕容飛雲當時完全呆了,他眼睜睜地看著餘夫人為保貞節撞柱而死,慕容欽大怒,下旨火燒將軍府。
那一把火燒得盛京紅了半邊天,也徹底燒涼了慕容飛雲的心。
也就在那時候,他在火場看到一個大概才十歲的小女孩,悲涼地望著餘浩揚的屍身,那目光裡不只有哀傷、仇恨、絕望,還有更多的不甘與憤怒。
他聽那些禁軍說,女孩就是餘浩揚的小女兒餘瑜……那時餘家人已被殺得差不多了,他藉口要殺一個玩;小王爺的話誰敢不聽?於是禁軍們繞開了餘瑜,逕自殺向其它人。
慕容飛雲則趁亂帶著餘瑜逃出將軍府,他不知道自己為何會那樣做?若被慕容欽知道,他性命難保。沒有一個皇帝會容許一名臣下瞧見他的醜態的,所以事後參與抄滅將軍府的禁軍和內侍們都被以各種理由處死了,只有慕容飛雲這個淘氣小王爺因無人舉報,逃過一劫。
許是因為身為皇室一員,對於鎮國將軍的愧疚,也可能是小女孩悲涼的眼神太過震懾人心……慕容飛雲只曉得他不能放下餘瑜不管,因此將她藏進了自己的小院落,自此不再日日出遊,就待在房裡看護著那劫後餘生的小人兒。
餘瑜身世驚人,慕容飛雲嚴禁任何人接近他的寢室,就怕暴露了她的行蹤,會為二人惹來殺身之禍。
三個月裡,她的吃穿用度都是他一手包辦。為了餘瑜這個欽命要犯,他一個錦衣玉食的小王爺,按三餐上廚房偷東西給她吃、摸進婢女房間為她取來女子衣物,更趁著半夜無人,到井邊打水讓她梳洗。
可是那三個月裡,她一句話也沒有對他說過,不哭、不鬧、不吭一聲,整個人就像一尊木頭娃娃。
他也不曉得該對她說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