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部分(第3/4 頁)
新軍起義前,那些大量出現的武器,其中很大一部分雖然來自東北軍。可實際上,這些軍火卻不是東北軍提供,購買這批軍火的另有其人。
在劉興華看來,革命軍的起義,只是點燃這個國家戰亂的引子。東北軍想要和平統一,只怕不太可能了。而這幕後策劃者,正是賊心不死的島國政府。
正當各國關注革命軍跟北洋新軍的碰撞時,讓各國覺得非常意外,卻有所領悟的是。島國統治的半島,同樣發生了一場暴亂。而這次暴亂的製造者,就是半島的反抗軍。
這次同樣規模不小的暴亂行動,讓島國在漢城方面的駐軍,還有其扶持起來的傀儡政府,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整個漢城,更是被炸的一片狼籍。
雖然這次暴動,只針對島國人跟傀儡政府,宣佈對此事負責的,也是一支在半島很有名氣的反抗軍。可誰都知道,這支反抗軍沒這個實力,製造如此大規模的暴亂。
那這事是誰做的呢?
島國清楚,清廷似乎也清楚,甚至革命軍也清楚。這一切的矛頭,都直接指向東北軍。可島國方面,只能打落牙往肚裡咽,加緊搜捕那些暴亂份子。
看似兩場沒關聯的起義跟暴動,卻恰恰告訴很多人,廣州二次起義如此順利的原因,很賴人尋味。而革命軍方面,同樣有人看清了這其中的奧妙所在。
但不管如何,既然舉起這杆造反的大旗,他們就必須抗爭到底。眼下袁世凱的北洋新軍重兵壓境,對尚未平定地方的革命軍而言,將是一次極大的考驗。
能擋住北洋新軍的進剿,他們便擁有了立足之地。如果擋不住北洋新軍,他們現在的勝利,又將變成過眼雲煙一般。而這場勝利,最終又會屬於誰呢?(未完待續)
第二百二十三章 東北軍之謀
伴隨北洋新軍再次出征,在東北軍身上栽了個大跟頭的袁世凱,非常清楚這次圍剿對他有多重要。打不贏東北軍,說穿了還是北洋新軍實力不足。
可眼下這支擴大張近三萬人的革命軍,其中只有一萬左右的新軍,其餘近二萬都是擴充起來的所謂革命軍。連這些人都打不過,袁世凱自問沒法向朝廷交差了。
跟前次一樣,這次同樣集結了六鎮兵力的袁世凱,以三路合圍的方式,試圖一舉擊潰革命軍在廣州附近佈下的防禦陣地,以儘快解決這場起義行動。
根據朝廷送來的資料,袁世凱也清楚革命軍後面,到底是誰給他們提供大量的軍火。最初有些擔心的袁世凱,在得知漢城發生暴動,島國人死傷慘重時,他就知道這事是誰做的。
看著身邊幾位重要的心腹干將,袁世凱也很感嘆般道:“這個劉漢青,還真是個狠角色。不找革命軍麻煩,卻找島國人的麻煩。最厲害的,明知是他做的,島國人還不敢吭聲。”
對於袁世凱的感嘆,段祺瑞也點頭道:“確實,如果這次革命軍身後,站的是東北軍,只怕我們根本不用動手。如果是島國人的話,到可以好好打一次。”
‘芝泉,不可大意啊!雖然革命軍身後,得到島國人的資助。可據我所知,這些革命軍官兵打仗還是很用命。真兩軍交鋒的話,你必須用全力才行。’
‘是,慰帥!’
在北洋新軍的將領們,開始盤算著與革命軍的交手之時。在廣州的都督府。孫仲山跟幾位起義領導者,同樣在進行緊張會晤商量對策。
看著三路合圍的北洋新軍,孫仲山同樣有些凝重的道:“克強,我們前線防禦準備的怎麼樣?這一戰,關係到我們這個民主政權。能否紮根於此。必須全力以赴才行啊!”
擔任革命軍軍長的黃新,跟孫仲山也算老搭檔。面對這樣的詢問,黃新同樣很謹慎的道:“單論兵力,北洋新軍是我們的兩倍,實力上我們差北洋不少。
其次根據我們打探到的情報,北洋新軍帶了不少火炮過來。而我們部隊裡。很欠缺火炮這種重型武器。兩軍交戰的話,只怕會吃虧啊!逸仙,我們能再問對方要點火炮嗎?”
對方是誰,孫仲山自然也是清楚。面對黃新的詢問,孫仲山搖頭道:“只怕不行!火炮不比其它步槍之類的武器。如果他們再支援火炮,只怕我們就被動了。”
事實上,有關島國資助他們起義的事情,孫仲山跟黃新都清楚,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可想要革命的話,不付出一些代價自然不可能。
可現在的情況是,東北軍一直盯著島國方面的動作。前次漢城的暴動,就可以稱的上是一次警告。如果島國再支援火炮。天知道東北軍會幹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