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部分(第3/4 頁)
耀眼的龍袍,穿上普通百姓的服飾,不時帶著曾經的皇后走在京城的大街上。他們覺得很自在,也感受到他們曾經感受不到的平靜跟踏實。
而現如今,已經被清空的皇宮,雖然還保留了不少年老的宮女跟太監。可光緒每次去皇城的時候。也開始習慣那些宮女太監,稱呼他為館長而非皇帝。
在將皇宮進行了搬遷跟清理,這幢代表大清政權的皇城,已經成了一個大清博物館。而第一任館長,就是由光緒擔任。每月也能領到不少工資。
拿著這些發放的工資,光緒花的很開心。相比之下,那些留在皇城工作的老太監跟宮女,他們同樣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讓光緒同樣覺得很安慰。
對於到訪的蒙古王公,光緒同樣表現的很高興。畢竟,這些王公還想著過來看他,也是一份人情。怎麼說。他們也算同種同族的親人。
親自設家宴招待這些王公的光緒,顯得很高興般道:“巴特,感謝你們過來看我。我也聽劉漢青說過。有關蒙古目前的局勢,看到你們到來,我真的很高興。
若是等你們回去之後,一定記得轉告其它王公,不要跟政府作對。不然,下場一定不會很好。無論是老毛子。還是被劉漢青打敗的小鬼子,他們都是居心險惡之人。
有關我被逼迫退位的訊息。純屬就是有人蓄意製造的陰謀。事實上,有關我退位的事情。是過世的太后跟我商量,最終我才決定的。沒有誰逼我,這個你們應該也感受到了。
雖然現在,我沒住在皇城裡,但我在這裡生活的很開心。那怕劉漢青限制我出京城,實際上也是為保全我的性命,不想讓我成為民族跟國家的罪人。
前些日子,包括依興阿跟鳳翔都來看過我。他們如今在東北軍身居高位,他們也能替我們滿族跟八旗百姓撐起一片天。我們不能給他們添麻煩,明白嗎?”
聽著光緒的話,巴特等人也清楚,除非他們當中有那個王公,會把這些話出賣給劉漢青。不然,整個家宴根本沒什麼外人,也不存在監視的情況。
‘皇上,我們這次受邀前來京師議事,也是想看看皇上的近況。看到你衣食無憂,我們也放心了。等將來政府解除了你的禁令,你搬到草原來住吧!’
對於有王公說出的這個邀請,光緒也很高興的道:“嗯,等我真正自由了,我會帶著老婆孩子多看看這祖國的大好河山。這天下,終究不是我們一家之天下啊!
只要你們跟著劉漢青走,我相信以劉漢青的為人,他是不會虧待你們的。如果有人拉攏你們跟著政府對抗,一定要小心為上,別上了別人的當,走上萬劫不復的道路。”
只屬於光緒跟王公們的對話,事實上一直處於情報部的監聽當中。當然,這些王公跟光緒根本不知道。這幢房子裡裝了竊聽器,他們的對話從始至終都被監聽著。
收到情報部遞到的情報,劉興華也覺得不枉他善待光緒一番。在考慮如何處理光緒的問題時,劉興華就知道,殺光緒比不殺對政府更有利。
那怕後世的歷史,那位末代皇帝溥儀,建國之後不一樣沒殺嗎?這說明,善待一個末代皇帝,比殺掉一個末代皇帝,對新成立的政府而言更有利。
在各省代表齊至之時,劉興華正式讓人通知,那些被他任命為新政府官員的人。其中擔任政府首任總理的宋教仁,無疑是第一個被召集的人員。
聽到劉興華單獨召見,宋教仁也覺得非常意外。來到劉興華的總統府,聽到劉興華的決定。宋教仁顯得異常驚訝般道:“大帥,這隻怕不妥吧?”
面對宋教仁的意外,劉興華笑著道:“教仁,你的才幹我也是有所耳聞。想必你應該清楚,我這個喜歡量才適用。你雖然尚且年青,但我相信你能管理好政府這攤子事。
事實上,在你跟仲山的選擇上,我最終還是覺得,由你出任政府第一任總理比他合適。原因很簡單,我喜歡實幹的人才,而非只會放大炮的人。明白嗎?”
對於劉興華的解釋,宋教仁最終道:“大帥,你應該知道,我不會離開同盟會的。你讓我擔任政府首任總理,不怕我將來帶領政府跟你唱反調嗎?”
這樣的回答,讓劉興華也有些意外,卻笑著道:“關於你的情況跟才幹,我也進行過一番調查跟評估。在我看來,你是一個希望國家強大的改革人才。
如果我實行的政策,對國家有害無利,你只會支援不會反對。如果我下達的命令,明顯是錯誤的。我也希望一個人,時刻對我進行提醒。
我不否認,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