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2/4 頁)
的欺凌汙辱。奇恥大辱啊!”
後面這句話。是陷入悲憤狀態的孫亭光,不由自主說出來的。這段時間,他最喜歡的事情,便是來到廣播室,早早等著部隊的廣播稿送來,再念給鎮上的百姓聽。
可他無論如何都想不到,今天部隊送來的廣播稿,會是如此沉重的稿子。這對於自認大清國民的他而言。確實是件非常難以接受的事情。可畢竟,這是事實啊!
同樣聽到這話的百姓。也覺得神色大變。在他們看來,那怕距離京城甚遠。可他們完全能夠想象,京城都被洋人佔領。那是多麼大的恥辱呢?
甚至有些衝動的百姓,忍不住罵道:“這樣的朝廷,真的太無能了!連一幫洋鬼子都對付不了,這世道還有什麼指望呢?這天下,怕是真要大亂了。”
可一些性子沉穩的百姓,立刻道:“行了,別嚷嚷,繼續等著。想必鎮長,接下來還有話要說。等聽完,我們在議論不遲。反正我們離京城十萬八千里,用的著操心嗎?”
很快孫亭光的聲音又道:“第二條訊息,老毛子任命了新的指揮官,正在對鳳翔將軍堅守的瑗琿城實施攻擊。根據劉旅長的預測,只怕瑗琿城也堅守不了多久。
他希望大家,從今日起做好準備。一旦老毛子的大軍,開始往塔河方面接進。劉旅長的部隊,會在外面保護大家的安全。不到萬不得已,我們的部隊不會後退一步。
如果真到緊急時刻,劉旅長希望大家收拾好一些東西,聽從部隊的撤離命令,前往安全的地方躲避。在那裡,同樣有劉旅長安排的部隊實施保護,還有充足的飲水跟糧食。”
這第二條訊息一播報,百姓也意識到,什麼叫戰爭降臨的緊迫感。可他們還是從這番話中聽出,那位年青的守備官,不會輕易放棄塔河。
只是他們都清楚,看來今天休息前,要將家裡一些值錢的東西收拾一下。一旦什麼時候要轉移,也省的來不及收拾東西,把這點家底都留給老毛子。
就在很多百姓覺得,今天似乎聽到都是不好的訊息時。孫亭光又道:“接下來是第三條訊息,基地又有一批新兵完成訓練,正式下放部隊,加入安民旅的正規軍中。
伴隨著新兵不斷的加入,安民旅的正規軍,人數已經接受萬餘人。我們的部隊,同樣擁有精銳的戰士,先進的火炮。有這些部隊在,我們的根據地將穩如泰山。
為了保證塔河的安全,明天將有一支五百人的隊伍,從漠河方面開赴塔河。這樣一來,我們塔河的安全,將更加有保障,鄉親們暫時也可放心住下來。”
這第三條訊息,確實讓不少百姓,覺得提起的心稍稍放下了許多。畢竟,在這個時候,部隊越多越安全。只有部隊實力強大,老毛子才無法攻進塔河鎮來。
隨著孫亭光宣讀完前三條訊息,又道:“下面說的一件事情,新搬遷來的百姓都注意了。劉旅長已經下令,修建塔河與呼瑪接壤的官道。
只要家裡有青壯的,明天可到鎮公所報名。至於工錢,跟前次修路的價錢一些。如果不要錢,也可兌換成糧食。這是劉旅長的善心,鄉親們可不要忘記啊!”
都這個時候,劉興華還想著修路,在很多百姓看來完全是浪費糧食跟精力。可對很多搬遷到這裡的百姓而言,有事做意味著就有飯吃。
一個五口之家,只要有一個人去做工。每天便能保證,一家人吃上飯。那怕不是吃的很飽,至少也不會捱餓。如果有兩人去做工,那吃飽飯完全沒問題。
很多新搬遷來的移民,都會選擇讓家中的年青人,去參加軍營的新兵審查。只要透過了,那意味著每月都有糧食可領。甚至家裡急需糧食的,還能提前預支糧食。
這樣一來,很多家有父子的。一般都是父親,去增加修路隊賺取糧食。兒子則選擇去參軍,保證一家人,能在這種亂世活下來,不至於捱餓。
只有能活下來,又能吃上飽飯。這些本身就為避開戰禍而來的百姓,又怎麼可能不支援劉興華對管轄的統治呢?可這種統治,也需要大量的糧食當後盾。
好在隨著漠河,已經被納入劉興華最穩固的根據地。大批荒廢的糧田,都被移民們開墾出來。那怕每年種植糧食的時間不長,根據地也能出產不少糧食。
而參加不少體力勞動的婦女們,也能參加鎮上的一些作坊,幫忙軍隊製作軍裝跟布鞋等事情。甚至連進入老齡的婦女,也能領些雞仔豬仔回來養,等養大了換些糧或錢。
總之,對搬遷到這裡的百姓而言。這裡真如他們聽到的傳聞一樣,只要你肯努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