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3/4 頁)
現在維克多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到過獵戶村當晚就死了。若說這事,跟劉興華沒一點關係,梁老三肯定不信。
現在他所擔心的,就是劉興華知不知道,是他將訊息透露給維克多的。如果劉興華知道,那麼接下來,清風寨免不了承受第二次攻擊。那他能防住嗎?
意識到這點,梁老三立刻收攏人員,不論白天還是晚上,都加強上山哨卡的防禦。這種有點草木皆兵的防備,令隨其上山的鬍子,多少有些好奇。
梁老三並不知道,劉興華暫時還沒興趣,來找他的麻煩。對劉興華而言,清風山對他已經不設防。如果他想再次進攻的話,梁老三根本就抵擋不住。
這個禍害早晚要清除,可事情總要一件件去做。眼下獵戶村最重要的,便是尋找讓村民將來轉移藏身的山林基地,還有炮兵訓練的基地。
結果當梁老三派人,到獵戶村外觀察時,卻看到村裡招攬到的那些工匠,開始走出士兵防守的山口。在山口外的平地上,開始修建起房子來。
這種舉動傳到清風山,讓梁老三稍顯困惑的道:“難道說,那死老毛子,沒給那幫獵戶說,是我告的密?還是,這幫獵戶有意讓我放鬆警惕呢?”
不管梁老三怎麼想,從山裡出來的劉興華。第二天,便在莫拉乎的帶領下,前往管轄漠河的璦琿城。相比漠河,駐有清朝副都統的璦琿城,無疑更加繁榮許多。
對於這個後世黑河*市所在地,劉興華多少也是知道。只不過,來到漠河之後,他便知道這塊土地,跟百年之後的土地,完全變的讓人認不出那是那。
此次出行,劉興華又是帶了十人隨同一起出發。其中包括,一連長葛依乎。做為跑過馬幫的人,他陪同出行,也能給劉興華提供不少建議。
十餘人的騎兵出村,自然逃不過在村外監視的鬍子。看到劉興華等人出來,負責監視的鬍子,第一時間將訊息傳到清風山樑老三的耳朵裡。
就在梁老三覺得,這幫獵戶果然有意讓他放鬆警惕準備偷襲時。卻很快收到線報,劉興華一行人似乎往璦琿城方面去了。這讓梁老三覺得,這樣下去山寨都要草木皆兵了。
做為曾經的黑龍江將軍府所在地,如今雖然不再是黑龍江的核心地區,卻保留了一支常備軍,還有一位清朝副都統常駐此地,掌控地方治安的同時,也兼管此地民生。
相比位於極北之地的漠河,璦琿的地理位置無疑更加優越一點。加上這裡,也是大清北方的門戶,戰略位置同樣重要,這也導致其成為黑龍河沿岸最大的城鎮。
為了儘可能多采購些糧食,也為了提前到這裡看看情況,劉興華便帶著莫拉乎一行十餘人,抵達這座邊境地區最為繁華的邊城。
看著那條後世的兩國界河,劉興華站在河邊盯著河對面看了許久。似乎猜到劉興華在想些什麼,莫拉乎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劉兄弟,時候不早,我們還是先入城吧!”
劉興華卻沒聽到他的話一般,說道:“莫叔,你知道,看到這條河,讓我想到了什麼嗎?你知道,不久的將來,在這條河裡會上演什麼嗎?”
聽到這些慶,莫拉乎嘆息一聲道:“國微勢弱,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我知道你的抱負,可現在我們還要忍著。這裡當家做主的,還是城裡那幫人,明白嗎?”
對於當年在這座城裡簽定的條約,讓大清失去了近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條原本都屬於大清的黑龍江,如今卻成了兩國共有的事情,莫拉乎多少也是痛惜的。
可這種事情,對於他而言,就算再看不過去也無能為力。更何況,這件事情還是發生在咸豐年間的事情,距離現在也有四十多年了。
聽著莫拉乎的嘆息,劉興華卻清楚,不久的將來,這座邊城將付之一炬不復存在。眼前這條河流中,也將橫屍飄流。這種慘絕人寰的場景,不久便會出現。
想到這裡劉興華又答非所問般道:“莫叔,河對面是不是還居住著,很多大清的百姓?”
不明白劉興華為何問這話,莫拉乎卻點頭道:“不錯,雖然那邊割給老毛子。可對面還有不少大清百姓,平時他們買賣東西,都會渡河來這邊。你想做什麼?”
‘莫叔,接下來怕是要幸苦你一趟。不管用什麼辦法,儘量將生活在那裡的百姓,招攬到漠河或者這邊來。實在不行,也必須在那裡安插眼線,隨時關注形勢變化。
有些事情,我真的沒辦法跟你老解釋。可我能告訴你的便是,不出半年時間,那些百姓如果沒過來,他們全部都將變成,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