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頁)
邢翊鴻最終帶著安啟和宮曉詠離開了樹林。但是臨走之前,他們詢問了那個叫大頭的男人是過幾天就回隴俞,還是明年再回去。
大頭姓李,生下來的時候頭就顯得比一般初生的孩子大,所以他老子就給他起了這麼個名字。反正他們這樣的鄉下人也不在乎名字好不好聽,賤名倒還好養活一些。
李大頭的意思是他們這些人的地在重災區,就算是水落下去也沒辦法補種東西,地不幹連房子也沒辦法重建,回去更是沒吃沒喝了。
邢翊鴻點了頭。雖然他覺得這裡面的五六個漢子要是回去,重建的時候能幫上忙。但是想想其他那些老弱婦孺,有他們幾個照顧著也不錯。於是讓他們在這裡等兩天。他們去那個什麼鍾員外說一下,讓他們在這裡住上一年或者半載。
李大頭能感覺到這三個人都不是普通人,但是卻也不怎麼相信邢翊鴻說的“說一下”。可不管如何,人家也是恩人,還留了米和肉給他們吃。多等兩日又算得了什麼。其實他們也不想走啊。本來一開始找到這個一看就沒有多少人會出沒的地方,雖然有林木,但還有不少可以耕種的地方,要是搭幾個臨時的棚子,他們這幾個壯年的男人再去幹苦力,拿錢買些種子來種。至少日子能過得下去。可誰知道,這地方也是有主的呢。
坐在馬車上,宮曉詠歎了口氣:“這些人真可憐。那個什麼鍾員外也真夠嗆。這個地方明顯他也用不到啊,住樹林裡還趕人。”
邢翊鴻笑了一下:“所以咱們得讓他吐出一塊土地和幾間房子給那些人。若是沒有,那片林地收回國用了。”
宮曉詠仍舊心情不好:“還有啊,我聽那幾個大娘說的,隴俞也不是所有地方都不能住人,沒被水淹的地方也是被有錢的大戶給佔了。還有不少商人趁機哄抬物價,實在是太可惡了!我覺得,貪官懲治是必要,可是這些奸商和心地不善的富戶更該懲罰。為什麼皇上不頒佈一條法令,嚴禁災區物價上漲呢?”
邢翊鴻摟著宮曉詠,輕輕滴拍撫著他的肩膀:“有些事,不管是官員還是商賈都相信‘山高皇帝遠’這樣的話。一層層下來,有些事情的確會被掩蓋起來。法令上又何嘗沒有這些呢。都察院的人也良莠不齊。而這些都是皇兄立志要治的病。按照你們那邊的話說這叫改革,可改革並不容易,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事。首先最要緊的,是皇兄必須要收回所有兵權直接歸他所掌控。”
宮曉詠皺著眉頭:“真複雜。不過大概其理解了。其實,都察院的人去監督那些官員,可誰來監督都察院?還有啊,我不知道咱們這兒是不是這樣,但我聽說有的朝代,百姓如果告官,不管是什麼原因都得先挨頓板子,下級告上級也是這樣。還有下級不能越級上告,不然就是犯上什麼的。”
邢翊鴻愣了一下:“百姓告官捱打在咱們大恆是不存在的。但是也的確難告得了。至於越級上告這種事的確是不推薦的。但如果事情涉及上一級官員,而且事情屬實的話,倒也沒什麼。若查實是假的,自然官職也就沒了。不過你這麼一說,我倒覺得,的確應該有一個不怕官也不在乎錢財權勢的人來時常監督那些官員。”
宮曉詠歪頭看他:“你不是說你吧?”
邢翊鴻笑著搖頭:“我是覺得,四哥挺合適。”
宮曉詠撇嘴:“你倒挺會給旁人找活兒乾的。”
邢翊鴻笑道:“其實四哥還是挺有才幹的,只是懶得爭逐而已。不過他這個人有個缺點,按照你們那邊的話說就是愛打聽八卦。你不覺得,吃喝用度權勢地位都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主兒,又不好色沒追求的人,不是很合適這個官職麼?”
宮曉詠思考了一下,還是白了邢翊鴻一眼:“反正我就是覺得,你是在給四皇子沒事兒找事兒。不過……也算你有道理了。”
鍾員外在蘆城縣也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大戶了。別看是縣城,可因為本地是恆國數一數二的茶品交易市場,所以那可是非常繁華的。所以這鐘員外也的確很有錢。
但是再有錢的人在權勢面前也得低頭。他從來沒想過,自己就是想攆走那些住在自己新買那片林地裡的人呢,竟然就惹到一位京城大官了。雖然他沒親眼看到那位大官,可能讓縣太爺滿頭是汗急赤白咧地跟他說這件事,他就能猜到那位大官絕對官職不小。他歷來是個識時務的人,當然說難聽點就是見風使舵。對那些窮鬼他自然是懶得施捨一眼,可他卻希望那些大官能施捨自己一眼。
所以他很痛快地答應不攆那些難民,而且還可以幫忙他們搭帳篷。
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