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2/4 頁)
著穩重的大宮女忙上前恭謹地低腰,小心翼翼接過那茶盞,隨即極為輕聲道:“長公主平日裡朝聖上那覲見的多,到咱們坤寧宮倒是少之又少。”
元皇后聞言幾不可聞的輕哧一聲,唇角勾著平淡卻又難掩意味的笑來。
昭懋在他們大興,也算的上是風雲一般的人物。
因著先帝朝子多女少,其母周氏又是寵冠後宮的皇貴妃,再加之繼承了先帝與周氏的好相貌,人在十二歲時便已被世人譽為“大興第一公主”。
且昭懋從小便聰明伶俐,極會討得上下的喜歡,便是當時的先帝與先太后都將其視若至寶,更是愛屋及烏的將目光輾轉落到了少言寡語,存在感並不多的當今建德帝身上。
幾乎連建德帝自己都覺得,當初在郭皇后子嗣夭折,無力誕下皇子時,自己能從幾位皇兄皇弟中脫穎而出,一舉多得太子之位,生母周貴妃深受帝寵自然是一個原因,可與她的長姐昭懋公主的聰明伶俐,時常在先太后和先皇耳邊吹風誇讚也是不無關係的。
正因為此,建德帝自登基之後,性子再如何深沉,可對這位長姐卻是極盡尊敬和信任,不僅為其廣建府邸,更是將地方和番邦進宮的珍貴玩物皆親自命人送進公主府,時常每隔三五日便會賜御膳送入公主府,讓這位長姐即便出了宮,仍舊能得享未出閣時所喜的美味。
昭懋也非“獨享回報”之人,自建德帝登基後,早已送了數位妙齡少女進宮侍奉,便是皇帝偶有駕臨公主府,更是華麗擺宴,歌舞環繞,每每都有清麗的美人共至暖帳,溫存一夜,可謂是深得帝心。
因著這些種種,建德帝給予這位長姐的尊榮幾乎要超過了先帝時期。
若說起來,昭懋的人生幾乎是完美無瑕的,唯獨遺憾的,莫過於婚姻。
當初先帝因著極其喜愛,便將昭懋許給了當時“大興第一美男子”昌邑侯韓光,當時的婚禮由帝后親自駕臨證婚,繞城的風光與奢華更是被載入了史冊,為人稱道。
婚後小夫妻蜜裡調油,原本極為恩愛,那昌邑侯更是因著這位天家的妻子,以極快的速度升遷,當時的韓家幾乎堪稱為“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可事情似乎總會有些波折,就在韓家盛極一時時,卻突然被捲入了廣陵王的謀反,這位昭懋長公主當時便做了一件被世人稱讚為大義滅親的事情。
明明是弱女子,卻是親自命人將跪請她求情的丈夫捆住,親自送至大理寺,再脫簪披髮,跪在先帝面前陳詞請罪,先帝深受感動,更是封這位昭懋公主為“女君子”。
昭懋長公主的寵愛不僅沒有因為丈夫而跌落,反而走至了頂峰,而一夜時間,血光四起,被捧至天上的韓家卻是被待斬殺殆盡,而這位年輕美貌的昭懋公主,就此成了寡婦。
但曾經日日與那般風流富有氣度的丈夫溫存調蜜,不過三十來歲的昭懋如何忍受得了這突如其來的孤單和冰冷的枕邊。
先帝時,昭懋便已然在暗中私自豢養面首,貢己玩樂,至當今建德帝繼位,因著這位弟弟的態度,便漸漸堂而皇之,甚至還時常以貼身常隨的身份將頗喜的少年帶在身邊,曾經更是在建德帝於宮中為其辦生辰宴時,因多飲了幾杯,一時竟承不住酒力,與那少年在自己閨閣時的鳳陽宮肆意**。
起初的建德帝難免慍怒,但眼看著自己的長姐跪在面前痛哭懺悔,極盡小心,不免又念著從前的好,再想著自己後宮三千,自己的長姐孤身一人,卻還常送美人來慰藉自己,終究愧疚和同情心起,原諒了不說,更是對那少年的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此下來,那昭懋就更是肆無忌憚了些,不僅起坐皆帶著眾多美其名曰為“常隨”的美少年,在公主府更是玩起了唐明皇的那套“蝶幸”。
玩法既風流,更是荒淫,不過是叫那些美少年們用各色鮮花製成容臭配在腰間,昭懋親自將蝴蝶放出,那蝴蝶盤旋飛舞間,落在誰身上,當夜便與誰共度**,好不自在。
若是旁人,那些言官早已拍案而起,洋洋灑灑寫上幾大篇看似斯文卻是如針刺骨,恨不得將祖宗八代的禮儀教養都罵個遍的彈劾文,堆滿皇帝的龍案了。
可昭懋長公主是深受兩朝皇帝稱讚和信任的“大興第一公主”,更是大義凜然的“女君子”,誰敢輕易跳出來?
最後倒是有人賭命博名的跳出來怒斥,可最後卻是被皇帝沉臉申斥,拖出去廷杖一百,一命嗚呼。
自此以後,大家都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再是想博得一個“直言不諱”的美名,卻是沒那個膽子,都有樣學樣,跟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