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3/4 頁)
韓振帶領,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而在莊穆而磅礴的儀仗之後,便能隱隱看到以建恆帝為首的皇子皇孫們皆著戎服,英氣勃勃的坐於馬上,而在其後跟隨的便是後宮隨行眷屬的宮車。
當來到宣武門前,春風得意的淮王站在最前,帶領留守京城的百官恭然送行,高坐馬上的建恆帝略囑咐幾句,在一陣又一陣的山呼萬歲中,前往京郊的鑾駕緩緩遠去。
不知過了多久,顧硯齡稍稍挑起了一角的簾子,當看到滿目的青山時,這才將簾子挑高了些。
“這便出了京了?”
聽到少女興奮的聲音,顧硯齡笑然頷首,看著綺陽趴在小窗上,掀著轎簾,眸中滿是好奇的模樣,便不由想到了如意,原本應隨行的如意在臨走前夜陡然生了病,便不得不遺憾地留在宮中。
寧貴妃因念著她與綺陽出了京,隨行更有成貴妃母子,終究不放心,斟酌之下,便將如意託付給了元皇后,還是跟著她們一同出京。
當掀起的轎簾被吹得微微翻飛,顧硯齡隱隱能看到行在前面的那些皇子皇孫,想到那一身戎裝,英姿勃發的少年,不由唇角微微勾起,這當是她第一次看他不同以往的裝扮。
這一路上伴著車輪聲,馬蹄聲,還有綺陽興奮的說話聲,在第三日的戌時,鑾駕便到了京郊的狩獵苑,漫天晚霞之下,重重的樹林中漸漸響起鳥的啼鳴之聲,偶爾一陣風來,吹得樹葉颯颯作響,極目望去,是層巒疊嶂的青山綠林,隱約間能夠聽到林中瀑布磅礴而下的聲音,隨著走進苑中,這一處皇家園林完美的將自然之境與宮苑閣樓融為一體,讓人覺得二者融洽和諧,相得益彰。
在這個苑中,修建了三十六苑,十二宮,與大興的皇宮不同,這裡的宮苑更多了幾分自然,別緻的氣息,少了幾分莊嚴,肅穆。
無論是聽賞歌舞的宣曲宮,觀看賽狗、賽馬和觀賞魚鳥的犬臺宮、走狗觀、走馬觀、魚鳥觀,或是飼養和觀賞大象、白鹿的觀象觀、白鹿觀。(注:整理修改百度裡的上林苑景色。)
都能讓人覺得神經一鬆,難得的欣然。
當顧硯齡行在純木製的遊廊之上,轉然間便來到了另一處僻靜而別緻的宮苑,穿過花影,方走了幾步,陡然前面響起孩子興奮的聲音,而下一刻,一個小小的身軀便撞入了她的懷裡,讓她不由退了幾步。
當顧硯齡低頭一看,那身穿軟甲的孩子手中捏著一柄以布帛作箭頭的小型弓箭,看起來倒頗有幾分氣勢,因著兩人之間撞得力度大,雖然一屁股坐了下去,卻是不哭也不怒,只好奇的打量著她。
顧硯齡笑著上前蹲下,溫柔地將他扶起來,拿帕子的手輕輕替他拍了拍身上沾染的泥土,隨即耳畔便響起稚趣的童聲。
“你是誰?”
顧硯齡並未回話,只等拍的差不多了,才轉而看著眼前的十四皇子蕭澤。
“顧,顧姑娘?”
一個試探又遲疑的聲音響起,顧硯齡抬起頭來,隨即便看到一身家常裙子的和妃站在那,懷中的人兒當即喊了一身“母親”,便直直地跑過去,抱住了和妃。
顧硯齡從容地站起身來,撫了撫裙上的褶皺,隨即微微一笑。
“和妃娘娘。”
和妃見眼前的少女果然是寧貴妃的侄女時,不由心下微跳,更多了幾分緊張,當她看到少女裙上的點點塵土時,當即明白過來,滿懷歉意道:“澤兒調皮,弄髒了姑娘的裙子,實在抱歉。”
顧硯齡聞言毫不在意的看了眼身上的裙子,隨即抬起頭來,看著和妃懷中的小人兒,眸中微含笑意。
“無妨。”
話音一落,周圍便陷入了尷尬的寂靜,和妃原本不善言談,看到眼前的顧硯齡更是覺得有些緊張,而她又一向聽聞眼前的少女喜靜,便更不好輕易開口。
“硯齡無意走走,偶入了娘娘的宮苑,沒有打擾娘娘歇息吧?”
和妃聞言微微一愣,隨即便看到少女眸後的意味,當即明白過來,略有些不安道:“姑娘言重了,既是到了門口,姑娘便進宮歇歇罷。”
少女聞言並不推辭,反而欣然接受,二人推卻之下走了進去,隨即便有宮人送上茶點來。
“母親,她是誰?”
湊在和妃身邊的蕭澤好奇地看著眼前的顧硯齡,和妃聞言微微一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該說是長孫蕭譯的未來妃子,還是
“回十四皇子,臣女顧硯齡,是寧娘娘的侄女。”
話音一落,和妃與蕭澤都隨聲看去,只看到燈下少女難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