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3/4 頁)
到這兒,謝氏看了眼身旁的徐嬤嬤,徐嬤嬤微微頷首,從袖中抽出一封燙金帖子,遞至顧硯齡眼前。
顧硯齡伸手接過,開啟一看,便聽得謝氏道:“昌平大長公主此次於公主府要舉辦一場桃花宴,向京城中的貴女們,和頗有才學的公子們都遞了帖子,此次不僅你和朝姐兒,你表哥與涵哥兒也都得了帖子,到時你們一同前去,倒也有個照應。”
說著謝氏斟酌了下,頗為平靜的看向顧硯齡道:“如今你表哥進京赴考,定是會留在京城任職,這成家之事,在你表哥入京前,你外祖母他們便已與我說了,此次恰好可相看相看。”
顧硯齡聞言點了點頭,唇角難得勾起笑意道:“昌平大長公主在京城頗有賢名,此次必是將京中的好姑娘都雲集了,確實是難得的好機會。”
見少女如此贊同,謝氏不由也抿嘴一笑,隨即道:“涵哥兒,朝姐兒的年紀也不算小了,如今也可瞧瞧,尤其是涵哥兒,如今二房的情形這般,不能在姻緣上再拖累了他。”
“至於朝姐兒。”
謝氏抬頭,眸中微微沉吟了一番,這才道:“雖說從前驕縱,如今卻也懂事了許多,三月雖掌事,到底沒有能力管朝姐兒的親事,老太太的意思,讓我們此次也替朝姐兒選個好的人,否則,若是等到你三嬸出來,朝姐兒過了十四,再相看就晚了些。”
顧硯齡聽了微微點頜,顧硯朝再驕縱卻也沒有壞到骨子裡,謝氏若是能親自幫著相看,於顧硯朝的將來的確是件好事,原本她們大房與三房也沒有如二房那般水火不容,略施援手,也能讓人看出大房的大度。
“顧硯錦,祖母未有提及?”
陡然聽到少女的話,謝氏眸中微微一冷,隨即笑著道:“如今你祖母最不願提的便是二房,即便是要替她尋,也不會找我們。”
第二百零三章 提醒
桃花宴這一天是一個晴朗的春日,抬頭而看,陽光明媚,高高地掛在碧藍的空中,綻放著和煦的金芒,偶爾一抹浮雲遮掩,頗有猶抱琵琶的美態。
離正午尚早時,昌平長公主府門前已是整整齊齊地停放了許多的車馬,從馬車上娉娉婷婷走下來的少女們皆由長輩陪著,偶然碰到熟識的女兒家,便一同笑著相扶而進,少年郎們此刻也是三三兩兩的結伴而進,只一陣風起,便能看到滿目的桃花瓣陡然飄至牆外,拂起眾人的衣袂裙襬,悠然間更為心曠神怡。
就在眾人熱鬧攀談,結伴而進時,一陣勒馬的聲音傳入眾人的耳中,無意地側首而看,卻是不由被眼前的一幕所驚滯。
只見兩個挺拔俊朗的少年高坐於馬上,著朱青色錦袍的少年笑容如此刻的陽光一般燦然,右手執韁繩,轉頭似與身旁的少年說了句什麼,看起來灑脫而隨性。
然而其身旁著一身月白錦袍的少年卻更是叫人意外而喜,容顏之俊美,只怕堪比那擲果盈車的潘郎,此刻他聽了那青衣少年的話,唇角微微勾起笑意,身後的陽光落在其身上,竟真是溫潤如玉佳公子。
這般卓然的少年郎京城不過見到過兩位,一位便是當今建恆帝的皇長孫蕭譯,只不過蕭譯性格清冷,就像是一汪澄淨的湖,從未見過他喜形於色的一面,彷彿永遠都那般淡然。另一位便非“京陵公子”薛原莫屬了,無論何時,給人的感覺,都像是一陣微拂的清風,溫文爾雅,卻又體貼入微。
而眼前這位公子,不知該如何說,或許以天然的美玉來形容,更為合適一些,只從其唇邊淡淡的笑意,便能看出幾分不一樣的禮儀來,即便只一眼,也能看出其周身不一樣的氣度來。
二人翻身下馬間,袍角輕輕撩起,再落下時,兩個少年已穩然玉立在一輛馬車之前,只見車簾輕輕被侍女掀起,一位少女傾身而出,款款走下來,身著一條紫碧紗文繡纓雙裙,腰間繫著一隻做工精緻的瓔珞雙魚佩,髮髻略高地綰起雙環望仙髻,髮間點著一枚芙蓉紋金梳,鬢邊斜綴一隻垂至鬢邊的芙蓉鬢唇,既有少女的靈動,又有著一種難掩的光華。站在那兩位少年之間,竟是極好的一幕。
只一眼,眾人便瞧出那便是當今擬定的長孫妃,定國公顧家的嫡長女,不由有幾分喟嘆。倒是其身旁的少女,叫人許久未能認出,恍然間才發現,竟是顧四姑娘顧硯朝。
眾人未曾料到,一向性子驕矜張揚的顧硯朝此刻竟會安靜的站在顧硯齡身旁,就連從前耀眼的裝扮也全然改成了如今這般低調淡雅。
顧家三房的事她們自然也聽過,可見人總是要經歷了,才會曉得改變。
顧硯齡上前扶著謝氏走下車,隨即一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