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3/4 頁)
“皇帝啊,國事也沒有我這孫兒重要,阿譯年紀還輕,莫就這般累垮了身子。”
“朕記住了。”
建恆帝孝順的點頭,隨即關懷的囑咐身邊的元皇后道:“母后這裡不可無人照料,從今日起,你與幾位妃嬪一同輪流照顧。”
“算了,算了”
元皇后還未來得及應聲,卻被郭太后打斷了,建恆帝聞言不由耐心地勸慰道:“母后您的身子重要,朕怎能眼看著無人照料”
郭太后擺了擺手,隨即說話說的累了般,將身朝後艱難地靠了靠:“如今遼東還在打仗,皇后又要縮減六宮的開支,又要平衡六宮,更莫說太子這幾日身子不好,還要太子妃照顧著,這些都讓皇后行的艱難,更少不了要貴妃她們的輔助。”
說到這兒,郭太后的目光無意地瞥到寧貴妃身旁安靜的少女道:“阿九好些日子未來了,若能在慈寧宮陪哀家說說話,便好了。”
第二百八十六章
話音一落,四周似乎頓時安靜了幾分,郭太后淡淡掃了一眼,隨即語中蒼老道:“罷了,老婆子不過說說罷了,長孫妃年紀輕,陪著哀家只怕無趣。”
說著郭太后看向一旁的榆嬤嬤道:“就讓榆嬤嬤她們侍奉就好,不礙的。”
眼看著郭太后疲憊的闔了闔眼,似是艱難的由榆嬤嬤扶著朝下靠的舒服了些。
建恆帝微微一皺眉,隨即變得如常,大興以仁孝為重,即便郭太后不是他的生母,在世人眼中也是他的嫡母。
“曾祖母願意讓阿九陪著您,是阿九的福氣。”
大殿中陡然響起少女清麗的聲音,當眾人轉眸看去,便見少女孝順而從容的走到蕭譯身邊,半跪在郭太后的塌前道:“今夜阿九便留在您這裡,直到惹您煩,趕阿九時阿九再走。”
建恆帝聞言微微看了過去,看到少女端莊得體的側臉,唇角不由輕輕勾起。
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郭太后見此原本闔著的眼睛微微睜開,唇邊更慈和了幾分,連連欣慰地道了兩個字:“好,好。”
在皇帝特意的囑咐下,慈寧宮的宮人們更是打起了十二分伺候的精神來,這一夜毓慶宮的長孫妃便留到了慈寧宮侍奉病中的太后,被安排到了離太后寢殿極近的偏殿居住。
顧硯齡倒也安然的住了下來,每日晨昏定省的在郭太后那請安,有時候陪著說說話,有時候幫忙抄經書,待到進藥時,更是絲毫不假手於人,親自侍奉,舉止言辭耐心而孝順,讓人無可挑剔。
……
這一夜月色甚好,可夜裡的寒氣卻仍舊那般的重,遠遠地,在侍女提著的綢燈照耀下,少女身穿玉色的裙衫,披著一件毛色水滑的雪貂斗篷,挽著簡單的髮髻,只綴著一隻成色極好的玉釵,並著幾隻小小的絹花。
看起來溫婉而端莊,舉手之間像極了那清麗的月色。
“側妃。”
待到來人漸近,眾人皆恭敬地欠身行禮,原本因著側妃管氏性子好,在毓慶宮內也就漸漸積累起了威望,如今正妃留在慈寧宮侍奉太后,這掌管毓慶宮的事便自然而然的落到了側妃管氏身上。
雖只是代為執掌,可管氏卻也頗有能力,將一宮事務處理的倒是極好,長孫殿下雖未說什麼,他們卻也能看出幾分滿意來。
如此之下,眾人對於眼前這位側妃,也就越來越敬重起來。
“替我通報一聲吧。”
少女溫柔的聲音微微響起,守在殿前的內侍聞言小心抬了抬眸,隨即恭敬地又低下道:“回側妃的話,長孫殿下這會子不在殿中,這羹湯讓奴婢替您拿進去,待殿下回來,奴婢便呈上去,您看可好?”
管彤聞言微微一頓,不由脫口道:“殿下不是早已回宮,此刻不在殿中,去了哪?”
那內侍聞言小心而恭順道:“回側妃,殿下似是出外散步了,身邊只有檀墨跟著,至於去了哪,奴婢等也不得知。”
管彤眸中微微動了動,略微也猜測出來,這些日子旁觀著,殿下的心情並不好,其中與小顧氏必是脫不了關係。
如今二人心結未解,小顧氏留在了慈寧宮不得相見,如今正是離間之時。
再好的夫妻,也架不住隔閡與距離。
“那我便在這兒等著殿下回來吧。”
聽到管彤的聲音,那內侍不由為難道:“夜裡更深露重,側妃在此久候只怕會感染了風寒,還是”
“無妨。”
少女溫柔而不失堅定的打斷那內侍的話,隨即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