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1/4 頁)
和了幾分。
“夜裡倒春寒,嬤嬤何必站在廊下等。”
徐嬤嬤笑著挽住少女一邊朝裡走,一邊道:“是太太讓奴婢來接您的,不過即便太太不說,奴婢也是恨不得去琉璃院接姑娘的。眼看著這是最後一日,日後若再想時刻能看著姑娘,只怕是不能了”
說著說著,徐嬤嬤喉頭一哽,不由紅了眼睛,說起來顧硯齡也是徐嬤嬤看著長大的,沒想到時光一晃,從前粉雕玉器的小人兒已然這般亭亭玉立,將要嫁為人婦,叫人如何不感傷。
顧硯齡心下微微動容,不由探手覆上徐嬤嬤的手,感受到這驟然的溫度,徐嬤嬤當即反應過來,頓時擦了擦淚,又是喜笑顏開道:“瞧我,好好的這是怎麼了,姑娘咱們快進去吧,太太也是等了許久了。”
少女微微頷首,與徐嬤嬤相攜走了進去,一打簾,蘇合香的味道和著地龍緩緩襲來,著家常衣裙的謝氏此刻正靠著軟塌翻著書,雖說是如此,可那一雙眸子卻是定定地看著那紙頁上,半點也不移,可見是走了神了。
“太太,姑娘來了”
徐嬤嬤喜氣盈盈的聲音響起,思緒飛了很遠的謝氏這才回過神來,側首間看到軟簾後的少女,眸中頓時溫和如水一般,謝氏抬起手招了招。
顧硯齡便抿著笑走上前去,看著落在一邊的毯子,便替謝氏蓋了蓋道:“屋裡雖暖和,母親身子單薄,還是莫要忘記保暖。”
謝氏將書放到一邊,看著少女低頭替她掖毛毯,分外恬靜的面容,唇角不由微微浮起。
“如今我的舊疾已好了許多,你且放心。”
聽到謝氏的話,顧硯齡不由也多了幾分欣慰,因而手中一頓,抬起頭看向謝氏比之從前好了許多的氣色,的確是安心了許多。
前世的這時,鈺哥兒痴傻如三歲孩童,而謝氏卻是再也沒能起來。
如今的謝氏,沒有受到鈺哥兒的打擊,許是人逢喜事,身體眼看著一日比一日更好了一點,雖然不至於痊癒,卻也有了期盼。
“時間過的真快。”
謝氏感慨的聲音淡淡的響起,看著眼前溫順的少女,謝氏不由抬起手來,攏起少女的鬢髮,拇指摩挲著少女細嫩的臉頰,眸中漸漸泛起幾分溫暖與母愛。
“日後出了嫁,就不比家裡了,雖然你從小被教導的好,又聰明,可將來到底是在宮裡”
說到這兒,謝氏手中頓了頓,右手捨不得般停留在少女的頰邊,看著與自己眉目相像的少女,一絲暖流汩汩的流出,漸漸湧向肺腑,溫暖了她的每一寸血液。
“從前我離開陳郡,來到千里之外的京陵,十幾年來,卻只回去看過你外祖母他們三次,我本以為這已足夠遠了,如今你離開顧家,過了那道宮門,那高高的宮牆卻是將人隔的更遠了”
一入宮門深似海,這句話總是沒錯的。
聽到謝氏語中的哽咽,顧硯齡抬眸看去,卻見一滴淚水無聲地從謝氏的眼中滑落,顧硯齡只覺得心絃被勾動了一般,開口之間,卻發現自己的聲音也啞了幾分。
“母親”
看到少女眸中微微的湧動,直至一滴熱淚滾下,謝氏卻是唇間勾起溫柔而欣慰的笑來,輕輕用拇指替少女擦去淚水,隨即不捨的將少女攬入懷中,這一刻沒有少女的注目,謝氏再也抑制不住,一貫冰冷的臉上漸漸沾滿了淚水。
“母親日後不能再日日陪在你身邊了,宮裡的詭譎太多,若是可以,母親更願替你去擋了,母親實在是害怕,害怕這宮門相隔,就是一輩子”
聽到謝氏哽咽的話語,顧硯齡緊緊的回抱住謝氏,安慰般將自己的淚水壓下去,笑著在謝氏耳邊道:“不會的,正如從前所說,宮裡有皇后,有東宮,有姨母,還有蕭譯”
聽到少女念出一個又一個名字,謝氏不安的心才漸漸安下來,隨即少女寬慰的話語漸漸又響起來。
“即便出了嫁,日後阿九也會回來叨擾父親母親,待到日後再有了小阿九,只怕還得鬧得父親母親不安寧了,那時母親可別嫌煩。”
聽到少女故作的笑語,原本哽咽的謝氏不由笑出聲來,攬著少女的手隨即更緊了幾分道:“再煩也是我的孫兒”
說著謝氏的眸中漸漸被為母的光輝所代替,變得溫柔而堅定。
“將來無論遇到何事,你不僅有宮裡,還有宮外的顧家和謝家,不要委屈自己,隱忍是處事的辦法,可即便不隱忍,我們顧家和謝家也不會讓人動你,動我們孫兒一分。有什麼事情,不要憋在心中,更不要害怕連累我們而選擇隱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