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部分(第3/4 頁)
陡然一痛,不由含著淚意,卻是低身回抱住蕭譯,在他的耳畔輕聲道:“好。”
大行皇帝入陵前夕,皇城上下已然掛滿了白皤,在這雪白的天地裡,更添了幾分蕭瑟。隨著華輦停在壽皇殿前,素衣銀簪的顧硯齡與同樣素服的蕭譯緩緩走下來,二人攜手,一步一步走進,一路的嬪妃,外命婦及宮人們皆尊敬地讓出一條路來,默然下拜。
這一刻,顧硯齡與蕭譯比肩而入,看著眼前大行皇帝的靈堂,顧硯齡感受到了身邊蕭譯的僵滯與沉默。
伸手間,寬大的袖籠下,顧硯齡輕然握住了蕭譯的手,微微觸動間,蕭譯側眸而去,對上了那雙溫柔而暖的眸子。
下一刻,蕭譯提步而去,夫妻二人莊重地上前,拈香而進,引著身後的眾人跪身下去,隨著雲板一拍,內侍聲起。
“舉哀”
登時間,潮水一般的哭聲幾乎蓋過了一切,這一刻,顧硯齡側首間,看到了蕭譯臉上默然劃過冰冷的淚水,不由默然。
放眼而去,在這靈堂之上,有幾人真的如蕭譯這般,是真的為親情而淚。
不過是為了哀而哀,為了自己浮萍一般的未來而哀罷了。
顧硯齡回過頭,看著黑沉沉的令牌,一時之間,有些悵然。
曾經的建恆帝,蕭譯的皇祖父,曾是那個手刃兄弟,坐上皇位的冷血帝王,也曾是為百姓晝夜伏案,夜以繼日的勤勞帝王,而在蕭譯與她的面前,也曾是一位慈愛的長輩。
不論從前如何的風光,哪怕是天子,也逃不過一個死字。
眼前的一切讓她不由自問,前一世她離世之後,又有誰會為她哭泣?
想了許久,她也想不出一個人來,或許,在她死的那一刻,笑的人,遠比哭泣的人更多。
看著身旁的蕭譯,還有身後的一雙兒女,顧硯齡只覺得自己的一生才有了託付,這一世,她不是孤獨的,她也有著自己所要堅持的信念,那便是,不論未來如何,她都願站在蕭譯的身邊,牽著這一雙兒女,彼此陪伴,走到最後。
第三百三十四章 新朝
寒冬凜冽中,大行皇帝的梓宮浩浩蕩蕩地送入了乾陵,而這一刻也昭示著,嘉正朝正式落下帷幕。
起兵造反的洛王兵敗入獄,第三日夜,便死於獄中。
坊間百姓對於這樣的事情總是多了幾分好奇,茶餘飯後下,毒酒一說,暴斃一說,自裁一說甚囂塵上。
直至一個冬日明媚的清晨,第一縷陽光照射大地,隨著莊重而渾厚的鼓樂聲響徹整個皇城的那一刻,嘉正朝的一切,都彷彿被覆上了一層幕布,被人遺忘在了腦後。
對於世人而言,新朝的天子登基,才是一件更加令人激動的事。
新朝的帝后引領朝臣百官,祭天地告太廟,自中極殿一步一步走入皇極殿,隨著禮官出聲,身著蟠龍織金冕服的蕭譯,攜著同著新後鳳冠禮服的顧硯齡緩緩拾階而上,而在他們的身後,便是連綿宏偉的江山和臣伏在他們腳下的朝臣萬民。
隨著首輔顧正德高聲宣讀新帝登基,以及立顧氏為後的詔令,顧硯齡與蕭譯並肩立在皇極殿前,在那一刻,山呼萬歲的聲音動地而來,腳下的朝臣百官齊聲撩袍,跪地,默契而整齊地行下三跪九叩之禮,敬畏之聲幾乎響徹整個皇極殿的上空。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這一刻,身旁的人微微側首,寬大的冕服下,是蕭譯緊握住她的右手,轉眸間,頭上沉重而華麗的珠翠鳳冠發出清泠而莊重的聲音,溫暖的光芒下,蕭譯久久凝望著她,許久,才滿懷情愫與她道:“這一世,你便註定與我綁在一起了。”
聽得此話,顧硯齡含笑間,唇角勾起道:“惟願如此。”
話音落盡的那一刻,握住她的那隻手更緊了幾分,下一刻,她便從蕭譯的眼中看到了雄心,還有更為宏偉的志向。
“阿九,待到天下富庶那一日,我便帶你,阿緯,還有安樂,走遍大興的每一寸山河,看一看屬於我們,屬於阿緯的江山。”
聽到耳畔的許諾,顧硯齡的眸中不由微熱,看著那雙熟悉而溫柔的眸子,那個字就那般自然而然的從唇邊溢位來。
“好。”
這一刻,山呼萬歲的聲音仍舊響徹廣場的上空,而蕭譯與顧硯齡攜手看向遠處,看著金色的光芒跳躍在飛簷之上,與那琉璃金瓦碰撞出金色熠熠的光影,而在那更遠處,便是屬於他們的江山。
……
新帝登基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