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矛盾的同一性”的一點意見》一文,該文對蘇聯《簡明哲學辭典》關於同一性的解釋提出不同意見。1960年11月12日,毛澤東看到當天《人民日報》登載的一篇關於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的討論的綜合介紹,當即要身邊工作人員把文中提到的分別刊登在《新建設》、《光明日報》、《學術月刊》、《文匯報》上的幾篇不同觀點的文章全部找給他。
同閱讀書籍一樣,毛澤東閱讀報刊也常常寫一些批註,發表自己的見解,有的還批給別人看。
例如,1959年12月27日,《光明日報》“文學遺產”專欄裡發表了《如何評價〈文賦〉》一文。作者對陸機《文賦》的價值和在文學批評史上的進步意義,作了比較充分的肯定,不同意相反的觀點。毛澤東將此文批給一些同志看,並說這是“一篇好文章”。
第三章 毛澤東智品古代史籍(32)
毛澤東還注意汲取報刊文章中的合理意見,糾正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
1958年全國掀起了除四害(老鼠、麻雀、蒼蠅、蚊子)運動。對於應不應該消滅麻雀,科學界有不同的意見。有的贊成,認為利大於弊;有的不贊成,認為弊大於利;有的認為利弊相當。紛紛在刊物上展開了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各抒己見。毛澤東知道了這個情況,要工作人員把各種不同觀點的文章收集起來送給他。送去文章時,工作人員還整理了一個簡單材料附上。毛澤東仔細看了這些材料。1960年3月16日,他在為*中央起草的關於衛生工作的指示中改變了消滅麻雀的決定,提出“麻雀不打了,代之臭蟲,口號是‘除掉老鼠、臭蟲、蒼蠅、蚊子’”。接著,3月24日他在天津會議上重申了這個改變,說:這兩年麻雀遭殃,現在我提議給麻雀恢復“黨籍”。報刊上科學界的意見,對毛澤東作出這個決定,起了重要作用。
毛澤東把報刊作為了解國內情況和學術理論動態的重要渠道,同時也透過報刊了解國際情況和國際知識。一天幾萬字的《參考資料》是他每日必看的重要刊物,像讀書一樣地圈點批劃。毛澤東十分重視這個內部刊物,這是他制定國際戰略和對外政策的重要參考材料之一。一些非常重要的內容,他常常批給別人去看或印發會議。毛澤東除了看重要新聞外,對《參考資料》刊登的西方資產階級政治活動家的*,也很有興趣。他說,這些*裡寫了許多過去我們不知道的帝國主義國家內部的矛盾和鬥爭的情況,很值得看看。
毛澤東對國外情況的熟悉,常常使得一些著名外國記者為之驚訝。1960年,斯特朗在回憶她1946年同毛澤東的那次談話時說:“他首先問我美國的情況。美國發生的事有許多他知道得比我還詳細。這使我驚訝,……他像安排打仗的戰略那樣仔細地安排知識的佔有。……主席對世界大事的知識是十分完備的。”
毛澤東對於紛紜複雜的國際形勢發展趨勢的預見性和觀察國際動向的敏銳性,同他認真地、一天也不間斷地閱讀和研究大量國際問題的報刊資料,是分不開的。
毛澤東主張閱讀報刊要獨立思考,要有分析,有見解。
毛澤東的保健醫生王鶴濱,有一天,常規性地去了解他的健康情況,當要離開時,毛澤東叮囑說:“王醫生,我的工作很忙,沒有時間看《參考訊息》,你去看看,看過之後,再給我講講。”
從這天之後,王鶴濱就開始注意《參考訊息》了。
過了兩天,王鶴濱看到《參考訊息》上有一則重要的國際新聞,於是毛澤東醒後,王鶴濱就帶著那張《參考訊息》走進了紫雲軒。“主席,今天《參考訊息》上有一條重要的新聞,我給您讀讀吧。”王鶴濱讀完後,毛澤東笑了笑。
又過了幾天,王鶴濱又看到了一篇重要的國際新聞,於是抓住機會,在毛澤東面前讀了起來。毛澤東聽後,帶著格格的笑聲,輕輕地對王鶴濱說:“不是你這個辦法。你要好好地看上它幾個月,到時候,你就會對形勢產生一些看法,也就有了觀點。到了那個時候,你再向我報告你對時局、形勢的看法。”接著,毛澤東又進一步指示說:“你可以訂些香港的報紙,不管是什麼觀點的,拿來作參考,錢可以從我的稿費中出。”
後來王鶴濱才明白,這是毛澤東讓他從《參考訊息》中,從各種不同的政治觀點中,從紛繁的事物現象中,抽出決定事物發展的因素,以鍛鍊預計事物發展趨勢的觀察思考力,從而透過讀報來訓練自己的政治頭腦。
毛澤東曾對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工作的王方名說:“領導革命必須實事求是、獨立思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