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部分(第3/4 頁)
死死摁著,怕是都忍不住要跟到薊鎮來……”
戚良並不是話癆,甚至汪孚林從前一直覺得,這個老卒常常只笑不語,說出來的話有一句是一句,從不說廢話,可今天他卻聽到年紀很不小的戚良一口氣說了很多,其中不少都純粹是重複了一遍又一遍的嘮叨。而最初背對著他們的戚繼光早已轉身,面上帶著難以言喻的專注。因為此時此刻對方的注意力全然不在自己身上,他有足夠的時間來觀察這位名聲在外的薊鎮總兵。
戚繼光身材英偉,五官俊逸,當年肯定是個難得的美男子,如今也是個很有氣質的帥大叔,和張居正站在一起,恰是能顯出大明朝文武頂尖的外貌水平。只不過,這是個文官居於頂峰,武臣奔走於下的年代。也不知道戚繼光在給張居正的拜帖上自書門下走狗的時候,心裡是個什麼滋味。
足足許久,戚繼光終於聽完了戚良的話,扶了人起身之後,他的注意力就落在了隨同戚良來的另外兩人身上。目光只在汪孚林身上停留片刻,他就注意到了小北,面色不由得一凝。他當初練兵多得胡宗憲支援,因此比尋常人看到胡宗憲及其幼女的次數更多,儘管女大十八變,小北這會兒又是男裝打扮,可他在洞悉了那層女扮男裝的偽裝之後,忍不住直截了當地問道:“戚良,這位姑娘也是南明兄家中晚輩?”
PS:起點改全勤,每天四千就行了,於是我追的好多書都改成了2k黨,囧……可為啥我就兩更經常破七千近八千呢?嗯,為了自己的良好表現求個月票(未完待續……)
第五二一章 夜話悍婦,悍婦在窗外
戚繼光當初曾經在胡宗憲麾下效力多年,戚家軍練兵能夠成功,能夠節節勝利,也少不了胡宗憲的大力支援。畢竟,他每逢戰後都是厚賞將士,保舉有功,那得是真金白銀,再加上大批的官職,才能讓那些將士能夠服從嚴苛的軍法。要不是胡宗憲在軍餉、賞賜、官職各方面都拼命向朝廷爭取,他沒法兌現對將士的承諾,自然也就沒有聲震東南的戚家軍了。
當然,投桃報李,他也是用一個個勝仗來回報胡宗憲的。再加上他身為武將卻很會做人,和胡宗憲私交雖說談不上一等一的深厚,可行走於門下的次數卻很多。就連胡宗憲當初納得美妾時,他也曾經親自送去過厚禮。儘管後來胡宗憲罷官乃至於下獄之後,他並沒有上書保奏,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畢竟那是清算嚴嵩餘黨,胡宗憲又確實不算乾淨,他人還在福建抗倭。
可這些年每次在心裡比較譚綸和胡宗憲的時候,他都很明白一點。
論用兵以及為人,兩者可謂並駕齊驅。而論品行,胡宗憲當然比不上譚綸。可胡宗憲固然貪而好色,譚綸也不是真的如同海瑞那樣耿直到一文不取,身邊姬妾也一樣眾多。最大的不同,就是兩人立場不同。胡宗憲是因為趨附嚴嵩方才得以受到重用,譚綸卻是先後受徐階、高拱和張居正重用,始終屹立不倒,說起來譚綸確實是要明智多了。可黨同伐異,古今都是如此,他若不得閣臣重用。還不是和俞大猷一個下場?
戚良猶豫片刻。看了汪孚林和小北一眼。決定還是讓人家自己解釋,當下就開口說道:“這位是汪侍郎家中侄兒,今科三甲傳臚汪孚林汪公子的妻室。”
這麼說是汪道昆的侄兒媳婦?
戚繼光想想汪道昆和胡宗憲都是徽州人,私交雖不像他和汪道昆那麼好,可同是抗倭戰線上的,再加上同鄉之誼,以及同樣的罷官經歷,讓侄兒娶胡家千金也並不奇怪。可他轉瞬之間便回憶起,胡家兒孫固然還有不少,可沒聽說過胡家還有女兒在!他疑惑地挑了挑眉,隨即就聽到了汪孚林的回答。
“見過戚大帥。內子是之前擔任過歙縣令以及徽寧道,如今調任戶部員外郎的葉大人之女,不姓胡。”汪孚林見戚繼光聽到自己那最後三個字註解之後,反而眼神更犀利了一些,他就笑了笑說,“內子閨名小北,此行與我同來薊州。她是因為仰慕戚大帥威名,於是不畏嚴寒。特意前來拜見。”
姓葉不姓胡……可同樣叫小北!難道是……
“見過戚大帥。”小北目不轉睛地盯著戚繼光看了好一會兒,這才斂衽行禮道,“我一直遺憾多年不見戚大帥,這次終於能有機會,我就厚顏一同來了。”
戚繼光立刻明白了過來。他雖是武將,卻不像別人那樣粗枝大葉,而是心細如髮,當即不再追問。
他抬手示意眾人落座,見戚良執意不肯,仍要侍立在側,他便板著臉說:“你我如今並非從屬,你遠道從徽州過來,代表了眾多軍中老卒,若連個座位都沒有,傳出去豈不是道我不重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