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部分(第3/4 頁)
如果被挽留,他就算被追究,也只是雷聲大雨點小。相反如果張居正倒黴,他也決計討不到好,誰讓這次他就倒黴地被人當成了導火索?至於給餘懋學說話,不是因為什麼棋逢對手的好感,完全是想看看這些科道言官到底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等到前頭亂哄哄的局面終於收拾好了,張居正不再堅持要辭去首輔,小皇帝也歸位坐下,剛剛偏離原位的閣臣和六部尚書左都御史全都回到了自己的位子,而中央那偌大地方卻只剩下了他和餘懋學兩個人,他不禁感慨今天這文華殿上的三堂會審實在是一出鬧劇。正當他認為萬曆皇帝會撂下幾句場面話,然後匆匆回宮的時候,卻不想朱翊鈞再次出乎意料了。
“事情是非曲直已經很清楚了,科道言官爭相彈劾汪孚林,不過是少數人心存惡念。朕記得,之前遼東巡撫張學顏舉薦汪孚林進都察院?剛剛確實言辭犀利好口才,更重要的是立身持正,遠勝過那些蠅營狗苟之輩,都察院也該多幾個這樣的年輕才俊!”
左都御史葛守禮簡直氣得差點吐血,汪孚林剛剛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辯論架勢著實讓人意外,能夠和餘懋學就各種律例展開激戰不落下風,確實有點本事,但就因為這個,便把人塞到都察院來,這算什麼?一個剛剛及第一年多的新進士,竟然連試職之類的都沒有,就要實授御史,讓別的進士情何以堪?
他額頭青筋畢露,正要提出反對意見,卻沒想到馮保陰惻惻地說道:“皇上所言極是,若是都察院多點這樣的實幹臣子,少些只會雞蛋裡挑骨頭的小人,那才是咱大明的大幸!”
小皇帝這麼說,馮保這麼說,汪孚林再瞥了一眼顯然預設的張居正,不得不在心裡苦笑自己又被架在火上烤了。然而,這時候站出來堅辭還不如接下來想想辦法,在眼下這種高官雲集,天子也在的場合,他想到在客棧裡等訊息的人,那些真正付出良多的勇士,他也顧不上這時候自己應該或謙辭或謝恩,再次站了出來。
PS:速凍模式第二天,又是一大早開空調,繼續求月票禦寒!(未完待續。)
第六一零章 慶功宴
自從汪孚林一大早就進了宮去,剩下的人在客棧中等待結果,那端的是度日如年。沈有容心情最急躁,起初還在店堂中來來回回踱著步子,到最後乾脆到了大門口去。而掌櫃帶著夥計給眾人一遍一遍地續茶,心裡也不免有些忐忑。要知道,昨天汪孚林和沈懋學給了一份書稿,拜託他出去找京城有名的印書坊印書,他自然看著豐厚的報酬去了。想想自己接納了這麼一群有干礙的住客,還收錢辦了這麼一件事,他也一樣擔心汪孚林今日文華殿之行。
倘若是捱了廷杖出宮也就算了,就怕到時候還要追究什麼親友家人!要知道,本朝處置士大夫的時候向來都是要株連的!
沈懋學不像侄兒那樣沉不住氣,在店堂裡手捧一本書坐著,但根據旁邊的李二龍看來,半晌都沒有翻過一頁去,絕對是裝樣子的。其他人都是粗漢子,你一言我一語都在那小聲交換意見,討論汪孚林究竟怎麼過這一關。而王思明和範鬥則是面對面坐在同一張桌子上,作為無根浮萍,他們昨夜都是一宿未眠,這會兒卻根本一絲一毫的睡意都沒有。因為自從離開遼東的那一刻開始,他們的命運就已經完全和汪孚林連在了一起。
就在這時候,他們突然聽到外頭傳來了一陣說話的聲音,年紀最小的王思明幾乎是一下子蹦了起來,可等到看清楚店門口進來的人時,他才一下子耷拉了腦袋。走在前頭的是沈有容,後頭是一個年紀比自己還小點兒的少年,顯然不是汪孚林。可是,沈有容開口嚷嚷出來的第一句話,卻讓他頓時愣住了。
“叔父。看,這就是汪大哥的那個兒子,汪金寶!”
金寶聽到沈有容這特別的介紹,再看到那一大堆人的目光齊刷刷落在自己身上,如李二龍趙三麻子這些到過徽州府歙縣的他自然認識,而其他人他就沒見過了。等到沈懋學笑著丟下書卷起身。他趕緊快走兩步上前行禮相見,隨即又對四周好奇湊過來的眾人團團拱手,有些靦腆地說道:“爹今天進宮去了,娘吩咐我說,各位辛辛苦苦奔波一趟,又受了驚,所以中午在家裡準備了酒菜款待大家,讓我親自過來請。”
眾人湊過來一是為了好奇,二也是以為金寶還知道什麼訊息。卻沒想到他一張口竟是請他們去家裡吃飯!尤其是沈有容瞪大了眼睛,滿心的不可思議,這得是多大的心啊,這時候還想著吃飯?沈懋學雖不像其他人那樣有什麼心事都掛在臉上,但也挑了挑眉。
面對這些無聲的質疑,金寶索性老老實實地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