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部分(第3/4 頁)
,和一衛額定五千人的最初人數相差甚遠,但考慮到遼東軍民從嘉靖之後逃出去又或者被擄掠的越來越多,最誇張的時候足有三分之二逃亡,全靠戍邊者補充,能有如今這樣的人數,已經是這些年苦心經營的結果,相比當初李成梁和張學顏上任之前已經好轉了不知道多少倍。
也正因為這裡已經接近整個遼東前線最緊要的位置,瀋陽周圍雖然有不少民田軍屯,但放眼看去,種地的農人幾乎人人帶刀,聽到路上馬蹄聲時也格外警醒,只在發現那一面高高打起的李字旗幟時,緊張和警惕立時變成了一片輕鬆,甚至還有好事的奉承者在那揮舞手臂叫嚷道:“瀋陽太平!”
這一聲頓時引來了亂糟糟的附和聲,一時瀋陽太平的呼聲此起彼伏,汪孚林便笑著對身邊的小北說道:“遼東此前文官愛錢,武官怕死,民不聊生,軍卒逃亡,現在遼東不說別的,至少這四點就大有改觀,真應該叫朝中某些最喜歡挑刺的科道言官來看看這一幕。”
對我說這個幹什麼?這話算是給李家人臉上貼金,你該對李如松去說啊!
小北正在暗自嘀咕著,突然只聽到身後傳來了一個爽朗的笑聲:“要是朝中都是如世卿你這樣的明理之人,那遼東文武,上下軍民的辛苦,也就都值得了。瀋陽在望,大家在此休整一晚,接下來直奔撫順所,後日午後申時左右就能到撫順關了。我要留在瀋陽先辦點事情,弟妹,萬一世卿在撫順馬市上萬一遇到什麼不講道理的,儘管先打了再說,要知道母親可是把你當成女兒看的。”
此話一出,小北方才心裡咯噔一下。這一路李如松形影不離,那架勢分明像是要直接送他們到撫順關上,現在卻說要逗留瀋陽,這又是葫蘆裡賣的什麼藥?然而,她就只見汪孚林連眼皮子都沒眨動一下,彷彿對這樣的遭遇早有預料。
“多謝李兄!之前一路多虧了你,接下來既然到撫順關已經沒多遠,我們自己去就行了,我們只是遊歷,又不是去打仗,轉幾天就回程。”
李如松本意是想在瀋陽未到之際,乍然抖露出這安排,汪孚林若覺得猝不及防,提出再借幾個人又或者別的要求時,那就順勢答應下來,沒想到對方竟然如此爽快,彷彿絲毫沒在意他沒有送佛送到西,一時後半截話就再也說不下去了。他反應極快,打了個哈哈便對汪孚林身邊的範鬥吩咐道:“範鬥,你是瀋陽本地人,從前來去撫順多次,精通番語,又跟了世卿,切記凡事小心謹慎,不要給主人家惹禍。”
範鬥沒來得及想其他,慌忙連聲應是。可讓他不曾想到的是,他跟在那高高飄揚的李家大旗進了瀋陽城時,卻在城門守卒中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兩邊打照面的一瞬間,他就只見對方瞳孔猛地一收縮,繼而露出了深深的怒色。同樣嚇了一跳的他本待迴避對方的眼神,可不知怎的,最終竟是狠狠回瞪了過去。儘管只是這一瞬間的眼神交鋒,可當透過城門之後,他卻只覺得心中繃了多年的那根弦一下子鬆了。
怕了多年恨了多年的仇人,也不過紙老虎而已!
PS:六號起點又年會了,幸好是上海,不影響碼字。現在保底月票有多張,希望大家支援投票,謝謝(未完待續。)
第五六七章 豪門恩怨纏上身
瀋陽中衛城說是衛城,而且多年來駐軍已經大大削減,不比當年,但因為城池歷經多年修建,早已從最初的夯土改成了青磚修葺,四面角樓,整個防禦固若金湯,因此這座遼陽北面的重鎮在商業上也頗為繁榮。畢竟,從這裡到撫順馬市所在的撫順關,僅僅只有一百二十餘里,正是商戶雲集之地。
商人逐利,哪怕遼東幾乎是年年戰事,不是女真寇邊,就是土蠻侵襲,但幾大馬市全都空前繁榮,女真所在之地又出產很多珍貴藥材毛皮,不少人都不畏苦寒,紮根此地一呆就是數十載。至於瀋陽本地的那些大族,就更是無不經手邊貿,甚至番語的學習也和讀書寫字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而因為互市大權間接掌握在邊將手中,甚至連價格多少都是這些軍中高層說了算,這就使得不少本地大族不止和軍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自己就在軍中有人。
於是,打著李家大旗的一行人入城,自然受到了眾所矚目。李成梁正位總兵至今五年,打仗打得好,薊遼總督和遼東巡撫全都鼎力支援,朝中更有首輔大人撐腰,誰都知道這一位安若泰山。而除此之外,李成梁靠砸下大筆錢養出的那數千家丁,遼東上下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番服色一出現,就不知道多少人往四面八方傳了訊息出去。
很快,瀋陽城內上上下下各種各樣的人都知道了,遼東總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