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第3/4 頁)
榜尾冷嘲熱諷,顯然是對他從前那些亂七八糟的折騰很不滿。人家是舉人,他卻只是秀才,因此只能忍氣吞聲。可不論是誰,對於他和汪小秀才相交莫逆這一點,全都評價甚高,現如今他也算是歙縣乃至於徽州的年輕商業俊傑之一,而且還是年紀第二小的那個。
“今年的秋糧,那位汪老太爺真的不會再出么蛾子了?”
“這次胡部堂的忌日,你看他都只是派了個孫子中規中矩行禮,沒有跳出來蹦躂。而且,王汝正的狼狽,舒邦儒的窘境,再加上之前歲考那番鬧騰,這些教訓他要是再不記得,這麼大年紀也就白活了。這次秋糧咱們求穩,這是段府尊葉縣尊乃至於大多數人都希望看到的,誰破壞誰就是公敵。”
在這次從休寧糧商手中收了六七千石糧食,得知王汝正已經主動求去,免得被革職的尷尬,汪孚林這次就心安理得將糧食存進了歙縣的預備倉中,隨即把接下來的收糧事宜丟給了葉青龍,以及主動送上門來的那個家裡開客棧的小夥計於文,自己則是心安理得地搬進了已經收拾出兩個院落的西園。沈明臣和茅坤都是有家室有學生有自己生活圈子的人,故而年關將近,他們雖說重回昔日舊地,最終卻只住了不到十天就告辭離開。
不消說,汪孚林給他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哪怕並不知道此次操辦胡宗憲忌日的真正的推動者之一就是這個小秀才,現有的這些也足夠他們驚奇並津津樂道了。儘管他們並非在朝之人,但交遊滿天下卻不是虛言,因此,名義上和他們同時離開,隨即卻悄然潛回西園的何心隱竟是開了個玩笑。
“日後把你的名聲推到江南乃至於福建湖廣的人,就得靠他們兩個。”
嘴裡開著玩笑,何心隱卻下手穩準狠地直接在汪孚林大腿上敲了一記,面上的笑意無影無蹤:“要想日後不被人下黑手,眼下就得吃點苦。要知道,再有錢有勢,請上百八十個護衛也是犯忌諱的,就算一路官當到閣老也是一樣。所以,我平生最佩服的便是陽明公,論學術雖不能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卻也已經震古爍今,而若論武藝,拉弓射箭擊劍無所不能,更曾經平朱宸濠之亂,當真是吾輩楷模!”
汪孚林早就從戚良這位騎術老師身上體會到了簡單粗暴,如今再體驗一次,又聽到何心隱直接把王守仁拿出來打比方,他只覺得哭笑不得。
這天下多少年才出了一個陽明先生?學術武功全都震古爍今他是做不到了,只要能趟平官商兩條路,他就心滿意足了!
PS:月票1066張!今天有希望突破一千一不?順便求個推薦票,下一卷換地圖,大家猜猜去哪?(未完待續……)
第二四九章 園中話往昔(求月票)
儘管西園前頭還在整修,但這年頭可沒有衝擊鑽之類大噪音的東西,再加上園子裡珍貴花卉已然枯萎死去,可絲毫不影響那些鬱鬱蔥蔥的樹木形成參天之勢,於是,中央那一片大花園成了天然的屏障,後院三個收拾出來的小跨院只要把門一關,恰是清清靜靜的小天地。
為此,汪孚林把兩個妹妹汪二孃和汪小妹接了過來,同來的還有連翹和阿衡兩個丫頭。方先生和柯先生帶著三個學生葉小胖和金寶秋楓到這裡來上課。最讓葉縣尊鬱悶的是,蘇夫人竟然也帶著葉明月和小北到這裡來小住,把他一個人丟在了縣衙知縣官廨。
於是,見汪孚林跟著何心隱學武,葉小胖瞧著心癢癢,乾脆拉著金寶和秋楓一塊來湊熱鬧,就連程乃軒在火速交卸了城裡那些事務後,也到這裡死皮賴臉地要學學。這下子,平日四處講學眾多,真正弟子卻很少的何心隱眼看自己周圍多了這麼些年歲最大也不超過十六的學生們,著實百感交集。有時候,柯先生和方先生還會過來探討探討學術問題,以至於性情不定,很少在一個地方久留的他,竟也有一種不想走的感覺。
按照蘇夫人的本意,應當是先去看看小北當初長大的綠野園,可城外的西園無疑更適合躲避那些年關將近的應酬,以及各種各樣的猜疑視線,所以她才先到這裡來暫住一陣子。雖說傢俱都是早幾天請手藝不錯的匠人現做,然後刷上清漆,並不貴重。但簡簡單單的陳設。靜謐的氛圍。哪怕冬日裡處處蕭瑟,住在城外更是寒冷,可一大幫子人每天光是熱熱鬧鬧吃飯,便比在官廨的氣氛更輕鬆愉快,她也漸漸愛上了這裡。
這天下午,何心隱再次被柯先生和方先生拿學術問題給纏住了,汪孚林終於抽空子偷溜了出來。雖說花園還沒整修好,為了防範別人亂闖。那道門上著重重的銅掛鎖,而且不是之前他遇上的被人劈過一刀的西貝貨,而是沉甸甸直接灌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