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部分(第3/4 頁)
到時候再各處結交豪傑的時候,應該是順便替這些名單上的人打打基礎,將來出去總不可能呂光午親自上,而是要靠他們走鏢的。
在新昌逗留了五日,按照呂光午提供的名單,汪孚林一一親自登門,雖說也有人婉言謝絕,可他最終還是請到了三位在他看來決計能夠勝任鏢頭的人,他們都是呂光午的弟子,家境不過溫飽,跟著呂光午學武的那幾年,正是倭寇橫行,東南各鄉鎮都編練鄉勇的時候,他們保衛鄉間,殺過倭寇,飽受尊敬,也得到了朝廷的不少金銀賞賜,甚至還掛著義民稱號,可如今時過境遷,他們這些昔日的英雄總不能坐吃山空,無非是在莊稼地裡刨食吃,維持生計。
因此,汪孚林親自相請,又用重金安家費給他們家裡免除了後顧之憂,師兄弟三個就慨然答應了。
而他還拜訪過那段呂光午在寺中大戰僧兵傳說的另一位當事者。然而,當初的少年顧子敬如今已經是英姿颯爽的青年,卻並非拜在呂光午門下,而是特意到莆田少林寺學了四年武藝,師從赫赫有名的扁囤和尚,可他同樣和其他人遇到了一個問題。那便是學成之日,東南沿海的倭寇已經蕩然無存,竟是毫無用武之地。用呂光午在推薦信上的話來說,顧子敬那竟然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扁囤和尚的功夫還要出色,不遜自己。
哪怕呂光午有謙遜的成分,那也已經很了不得了。而且,汪孚林親自拜訪了顧子敬之後,卻發現此人不但武藝出眾,而且很有領導力,心裡不禁動了另外一個念頭。於是,等到他離開新昌時,顧子敬卻並沒有和他隨行,但已經請到的這三個人,已經很讓楊文才等人振奮鼓舞。
人的名樹的影,在杭州那些打行心目中,呂光午身邊的人便已經頂天了!
當最終從新昌啟程之際,汪孚林少不得再次到呂家道別,可門上認得他的一個門房一聽他說明後,便笑道:“小官人來得晚了,昨天三老爺便已經帶著幾個伴當啟程,說是要出外遊歷,大老爺和二老爺死活都沒攔住。問他何時回來,他說快則一兩年,多則三五年,把大老爺給氣了個倒仰,可終究是拿三老爺沒有辦法。三老爺留言說,倘若各位來辭別,便捎話給諸位,日後有緣,當再相見!”
好一個天下勇士!
人家都這樣說了,汪孚林也就投帖向呂家大老爺二老爺告別,隨即啟程。此次到新昌,對於文會詩社沒有多大興趣的他並沒有去拜訪其他新昌名流,畢竟,他那半壺水晃盪的本事不足以回回都能應付得了這種場面。他這次從徽州出來的時間已經很長了,雖說之前到了寧波之後,蘇夫人一定會讓人給葉大炮捎信,可長時間把徽州那攤子事丟給程乃軒和葉青龍,估計那位程公子正鬱悶得無以復加,葉青龍也肯定忙得腳不沾地,所以他還得儘快趕回去。
而回程這一路就好走多了。馬匹同樣從水路走,一行人從東溪放竹排到嵊縣,然後再從曹娥江坐船到梁湖鎮,接下來走的是之前從杭州到寧波的那條山陰古水道,也就是從春秋戰國時期便已經開鑿出來的運河。雖然遠比翻山越嶺平緩,然而連海船都已經坐過的小北還是有些發蔫。汪孚林知道她不但暈船,恐怕還因為這次見到呂光午,頗有些傷感,因此並沒有插科打諢,這天更是直接從支起的視窗往裡丟了一本書。
“哎喲……你幹什麼?咦……”
見小北先是怒瞪自己,等看清楚手中的書之後,立刻驚咦一聲,便再也顧不上自己了,汪孚林便笑了笑離開了窗戶。胡宗憲自殺於獄中,眾多幕僚奔走多年卻沒有平反,徐渭到現在還因為殺妻而關在牢裡,自然更談不上有人為胡宗憲出文集。可是就在小小的新昌,柯先生竟然找到了手抄本的胡宗憲文集,儘管很不全,但對於裡頭這位,也已經是很不錯的慰藉了,應該足以讓她忘懷從這裡到杭州全程水路的難捱。
汪孚林四月中離開杭州前往寧波,在寧波、定海、普陀山、新昌先後逗留了許久,這次再回到杭州,已經是六月底的事了。此時暑熱正酣,哪怕是水路的船上,也猶如蒸籠一般。一行人一進城,船熟門熟路停在了之前已經住過兩回的那家客棧後門,他一下船就忍不住死命搖扇子。迎上前來的夥計一見是他,拔腿就往客棧裡頭跑,不消一會兒,一溜小跑迎出來的掌櫃就叫道:“小官人,您總算回來了,您再不回來小店就要被陳老爺活拆了!”(未完待續……)
第三三一章 汪叔叔……
看來陳老爺在杭州這邊的事情不太順啊!
汪孚林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卻壓根沒有答覆眼巴巴的掌櫃,而是先詢問蘇夫人等人何時抵達。得知人半個月前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