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部分(第2/4 頁)
已經制訂了光子資訊科技推廣計劃,我們計劃在未來一年內覆大城市,未來兩年內覆蓋中等城市,未來三年覆蓋所有的城市,未來五年推廣到全國。”宋鴻裕的話又引來一片雷鳴般的議論聲。
“五年推廣到全國?這可能嗎?”
“我認為這不可能,這困難太大了。”
“沒什麼不可能。天朝速度,你忘了嗎?你好好想想,天朝用二三十年時間完成的基礎建設,美國卻用了一百年。美國現在的大嘴巴總統,雖然嘴巴很大,說了很多不該說的話,但有一點他說得很對,美國的基礎設施存在很大問題,已經被天朝超過了。”
記者們又是好一陣議論。
這些記者的想象真的很豐富,竟然由光子資訊科技聯想到了基建。
不過,他們說的也是實話。美國用一百年完成的基建,天朝只用了二三十年時間就完成了。大嘴巴總統很不招人愛,但有一點他說得很對,美國的基建存在很大問題,已經被天朝超過了,他力主進行大規模基建投資,符合美國當下國情。
“對於推廣光子資訊科技這事,我知道你們存在很大的疑問,我能理解。我要告訴你們的是,這是天朝,能夠創造奇蹟的天朝。”宋鴻裕信心滿滿的道。
天朝著實創造了很多奇蹟,早在兩千多年前,就能修長城,這放在外國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天朝就是做成了。
天朝能夠用算盤完成兩彈一星的理論計算,製造出核武器,把衛星打上天,這就是奇蹟。
改革開放後,我們國家用幾十年時間完成了西方世界幾百年才走完的路,這本身就是一個天大的奇蹟。
對這說法,西方記者雖然有些不爽,卻是無法反駁。
“推廣計劃,我們是經過了嚴密論證,並不是頭腦一發熱的結果。我們國家有一個在全球有名的資訊產業群。”宋鴻裕又道。
這次,西方記者沒有表示懷疑,而是不住點頭。
說到天朝的資訊產業群,西方世界也得認可。
第一次海灣戰爭,強烈的刺激了天朝,天朝決心發展我們國家自己的資訊產業,國家大力扶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僅僅用了二十多年時間,我們國家就從幾乎沒有資訊科技到擁有全球先進的資訊科技,在某些方面已經領先世界。
我們國家能夠在資訊科技上創造一次奇蹟,再創造一次奇蹟,又有什麼好奇怪的呢?
對這事,記者們不再持懷疑態度了。又該問下一個問題了,宋鴻裕這次把機會給了一位外國記者。
這是一個美國記者,是《紐約時報》的記者,他接過話筒道:“宋主任,你好。我要恭喜天朝取得驚人成就,在光子資訊科技領域取得圓滿成功。我很關心一個問題,我想也是我的同行們關心的問題,那就是天朝在光子資訊科技上有沒有得到葉晨的幫助?”
“對啊!”一片附和聲響起。
葉晨是享譽世界的科學家,是光子晶片的攻克者,都認為他是最有可能攻克光子資訊科技的人選。現在,天朝宣佈在光子資訊科技上取得了成功,人們就會想到葉晨有沒有參與。
“葉晨先生是享譽世界的著名科學家,是光子晶片的攻克者,他在光子技術上的造詣,在全世界範圍內,首屈一指。沒有他的幫助,我們無法攻克光子資訊科技。”宋鴻裕如實回答,言詞間對葉晨頗多讚美之詞。
以葉晨取得的成就,完全當得起這樣的讚美。
啪啪啪!
熱烈的掌聲響起,記者們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就是西方記者,也在使勁鼓掌。
這和葉晨參加光子晶片釋出會被西方記者圍攻有著鮮明的區別。當時,西方媒體一個勁的唱衰葉晨,現在卻是把掌聲送給他。
仔細想想,也很正常。
當初,西方世界不相信葉晨攻克了光子晶片。然而,葉晨用事實回擊了他們。現在,光子晶片已經向國外出口了,得到一致好評。各國要求天朝加大出口。
所以,葉晨被譽為光子技術第一人,他參與天朝光子資訊科技,取得成功,也就在情理中了。
又問了幾個問題,宋鴻裕點了一個毛熊記者。
這個毛熊記者問了一個很讓人關注的問題:“宋主任,我要恭喜天朝在光子資訊科技上取得的巨大成功。我想問你的問題有點敏感,但我很關心,又不得不問,我相信我的同行們也很關心:貴國有沒有計劃在光子資訊科技上進行國際合作?”
刷!
記者們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