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3/4 頁)
幹掉好萊塢
雖然國內影視難有好劇本,但這和葉晨是他們的救星沒有關係,葉晨是做技術的,是科學家,又不是搞文學的,不是學編劇的,這兩者八竿子也打不著。
“葉董,你要相信我們,我們沒有誇大。葉董,你聽我給你仔細說說。”嶽建群開始為葉晨解釋,道:“葉董,你是知道的,對於一部電影來說,特技製作非常重要,甚至於可以成就一部電影。”
特技對於電影有多重要,葉晨雖然不是做娛樂的,但他也清楚。好萊塢電影之所以能夠享譽全球,和特技製作有非常大的關係。
甚至於可以這樣說,要是沒有強大的特技支撐,好萊塢電影不會這樣火,不會享譽全球。
每當看好萊塢大片,就會被其波瀾壯闊的大場面所震憾,精美的畫面讓人讚歎。
“《星球大戰》系列電影,誕生在上個世界七十年代,就是現在再看的話,也會發現,其製作特別精美,仍是色彩鮮豔,畫面優美。”嶽建群很是感慨道:“這樣的電影,在好萊塢還有不少。我們國內的電影,有幾部能做到呢?我們是做不到。”
葉晨仔細回想,他看了不少國內的電影,甚至還不少國內所謂的大片,的確是沒有幾部能象《星球大戰》這樣耐看。
想想看,《星球大戰》這部電影誕生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到現在已經快四十年了,仍是很耐看,特技震憾人心,畫面精美。
“究其原因,就在於好萊塢有著非常先進的特效製作技術,而我們沒有。我們想要做一部好點的電影,不得不拿到國外去,或者是請國外的團隊來做。這要花費很多錢,這就使得我們的成本提升很多,我們不得不壓縮別的方面。”嶽建群很無奈,道:“我們國產電影的市場本就有限,一個不注意就虧,不壓縮也不行。”
“這些年還好些,我們國內在特效製作方面有所起色,但是,比起好萊塢還是有不小的差距。以前,我們幾乎是部部都得請國外的團隊來做,那花費之高,讓人心痛。”韓進接過話頭,非常感慨,也非常肉疼。
“是啊。”一片附和聲響起,眾人很是贊同。
葉晨明白了,這麼說來,也有道理。國產電影的市場本就有限,一個不好就要虧本。再有被國外團隊宰去那麼多錢,能夠迴旋的餘地就不多了。為了不虧本,只得壓縮其他方面的開支,比如宣傳,比如劇本。
“現在好了,葉董開發出了這種技術,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嶽建群又高興起來了,道:“葉董,你這種技術是虛擬現實技術吧?”
虛擬現實技術?那算什麼,和葉晨使用的投影技術比起來,差得太遠了。
虛擬現實技術,需要戴上專門的裝置,才能欣賞。投影技術就不需要,只需要看就行了。
“算是吧。”葉晨也沒有點破。蕭上將早就想誤導美國,給美國挖個大坑,葉晨肯定不會把這事說破。
“葉董,你這技術比起3d技術先進得太多了,我們可以肯定,要是使用這種技術製作出來的電影,一定會大受歡迎。”嶽建群很是興奮,道:“葉董,你知道《阿凡達》這部電影,可以這樣說,要不是因為使用的是3d技術,就不可能這麼火。”
3d技術,早就有了,但是,真正建立起3d技術標準的,肯定是《阿凡達》。在此之前,使用3d技術進行製作的電影並不多,在此之後,不使用3d技術,都不好意拿出來了。
“《阿凡達》這部電影,是典型的叫座不叫好,是靠技術支撐起來的。在剛剛試映的時候,影評界就在批評其劇情老套,沒有新意。事實上,也是如此。到後來,票房好到爆,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的時候,投資方回應,一部電影是不是好電影,不是由影評人士說了算,要票房說了算。這已經在和影評人士開撕了。”嶽建群接著道。
《阿凡達》這部電影看過的人都知道,影評人士的評論未必沒有道理。票房之所以好到爆,就在於使用的是3d技術。
“雖然《阿凡達》這部電影有缺陷,但是,能有這麼高的票房,也在情理中,也是應得的。”嶽建群話鋒一轉,道:“葉董,你知道這部電影的準備時間是多少年嗎?”
葉晨還真沒有關心過,哪裡回答得上來,道:“多少年?”
“十幾年。”嶽建群道。
“什麼?十幾年?”葉晨給嚇了一大跳。
一般來說,一部電影的準備時間能有一兩年時間就夠了,三五年已經很長了,十幾年的準備時間,也太嚇人了。
“的確是十幾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