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2/4 頁)
武官點了點頭,默默地退了下去。
當白旗高高掛在了巴達維亞城堡的頂端,三色旗緩緩被降下,荷蘭人在遠東的表演,也從此落幕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在蘇門答臘對望新加坡
在南洋特遣軍成功攻破巴達維亞之後,不久,位於蘇門答臘島的巨港也被攻破。荷蘭人在殖民地的勢力有限,隨著兩座最大的城市落入何沐平之手後,荷蘭人已經基本失去了他們的南洋殖民地,被何沐平徹底趕出了遠東。
蘇門答臘島上除了有荷蘭人的堡壘和貿易點之外,仍然存在著幾個苟~延~殘~喘的蘇丹國,如亞齊蘇丹國,甚至一直生存到了20世紀初。1824年,英國和荷蘭簽署了《1824英荷條約》以劃分這一地區的勢力。荷蘭人承認英國人對於新加坡的佔領,並且不在馬來半島開闢殖民地;同時英國人承認荷蘭人對勿里洞島的佔領,並不在蘇門答臘島開闢殖民地。''
1846年5月,中~國人完成了對荷蘭人在遠東勢力的驅逐,而剛從坤甸造船廠進行升級改裝的強~權號等三艘鐵甲艦出現在了馬六甲海峽,與新加坡相望一線。
船體新覆蓋了裝甲的三艘原三大艦隊旗艦,因為艦型改變,所以被賦予了新的艦名。強~權號被改名為庇佑號、拿破崙皇帝號被更名為施恩號、凝花號被更名為端正號。三艘軍艦都是4800噸的排水量,搭載著前後兩座180mm的艦炮炮塔,以及三十多門口徑不一的傳統艦載炮。
這是既三年~前的南洋海戰之後,歐洲人再一次見到中~國皇家海軍的鐵甲艦,比當年的遠東霸主號略小,但是卻一下子出現了三艘。雖然中~國人並沒有什麼很好的原因支援他們現在跟英國人開戰,但是隻有不到3000名陸軍和只有兩艘64炮三級艦和若干護衛艦的新加坡,卻如臨大敵。
英國總督巴特沃斯乘坐著一艘三級艦巡弋在新加坡南面的馬六甲海峽中,並不敢接近中~國人正在海上巡邏的三艘鐵甲艦。
“總督大人,中~國人沒有經過同意就將他們的軍艦開到了馬六甲海峽,這是對大英帝~國的蔑視和侮辱。”巴特沃斯的武官憤怒地對他的總督大人抱怨道。
巴特沃斯原本只是少校軍銜的軍官,英國人在奪取馬來半島的勢力範圍後,並不是特別注重開發這一地區,反而雄心勃勃地想要掌控與中~國的三角貿易。但是不幸的是,他們在中~國折戟沉沙,那麼新加坡對於英國的戰略地位那就大大提高了。
新加坡作為控~制馬六甲海峽的咽喉,將是英國人阻擋中~國人的軍艦進入印度洋的一道大門。雖然在鴉~片戰爭失敗後,英國人著意加強了新加坡的防務,但是從現在看來,似乎沒有太大的效果,英國人仍然不敢跟中~國人在這片海域爭雄。
已經有國內訊息傳出來,巴特沃斯將被軍職更高的軍方人~士代替,出任新的新加坡總督,因為英國方面已經在考慮在新加坡建立一支馬六甲艦隊。保護英國在遠東的勢力和利益。
巴特沃斯面色深沉地道:“我們曾經跟中~國人在這幾年內打過兩次戰爭,雖然最終握手言和了,但是不管是誰都很明白,英國和中~國之間有著競爭關係和矛盾,所以中~國人的表現並不是不可理解的。”
武官憤憤的道:“那些卑劣的荷蘭人,如果早一些聽從我們的建議跟中~國人講和,我們就不會面對這麼被動的局面了。”
巴特沃斯點點頭,嘆道:“是啊,中~國人已經佔據了蘇門答臘島,一旦他們開始在棉蘭修築軍港,開始大規模殖民,那麼新加坡的地位就會嚴重下降,我們就需要重新考慮這一地區的諸多事宜了。”
他望著煙波浩渺的馬六甲海峽,道:“也許不久之後,我~國的外~交~官就會跟中~國人重新商討如何劃分這一地區的勢力。”
武官揮了揮拳頭道:“最好那些紳士們能夠迫使中~國人不能在馬六甲海峽駐紮艦隊。”
“不可能,現在已經有中~國的艦隊駐紮在了這裡,想要實現這個目標,我們有可能會付出太多的利益交換,這對於我們的總體戰略是不符合的。我認為,唯一可能的解決辦法,無非就是將馬六甲海峽一分為二,互不侵犯。中~國船走左邊,英國船走右邊。”巴特沃斯攤了攤手道,他也看得出來,中~國人派來三艘鐵甲艦並不是為了對英國人動武,而是向英國人來亮肌肉的。
如果中~國人進入蘇門答臘島之後太過低調,英國人很可能得寸進尺,開始要求獲得一些原荷蘭人的利益,以讓中~國人交換英國對於這一地區被中~國佔領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