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第2/4 頁)
有7萬~人之多。
司徒嘉最近的生活比較清閒,不跟其他同~僚一樣,是駐紮在城外的軍分割槽基~地,他是作為西安本地駐軍駐紮在西安城內的。
中~華帝~國除卻分了五大軍~區的軍事編制之外,每省都有一定的衛戍部~隊,數量有限,主要是為了應付突發事~件。
儘管生活條件要比基~地中的同~僚們要優越,不過司徒嘉不是喜歡放縱自己的人,他嚴於律己,即使衛戍部~隊平時只不過是訓訓練、出出操,他也毫不馬虎、一絲不苟。
坐在辦公室中的司徒嘉,多少有些無聊地在審批衛戍部~隊的下一個季度預算·已經要過冬的時候了,添置新的冬用軍服和冬季補給品都是需要出錢的。皇帝陛下雖然本著絕不讓軍~隊講究的想法,對軍~隊的伸手要錢來者不拒,不過,大部分的部~隊還是比較剋制·會進行嚴格的計算之後,再去討要預算。
他是書生出身,數理雖不是精通,但也多少有些涉獵,案頭拜了一個算盤,噼裡啪啦地打著。
這個時候,他的門被砰的一下撞開了。
只見自己一直信任的副官張阿福一臉憤懣地衝了進來,絲毫不顧什麼禮節地叫喊道:“旅長·出大事了!”
司徒嘉眉頭一皺·對張阿福的魯莽十分不喜·問道:“什麼事情這麼慌張,一點規矩都沒了,小心關你禁~閉!”
張阿福連聲道:“旅長聽我講完再關我不遲!是寧夏!寧夏那邊的回~回被新~疆來的和卓族人給煽~動了,現在寧夏已經亂~了,到處都是殺漢~人的回~回,剛剛就有一個從銀川逃過來求救的漢子,剛說完話,就斷了氣。”他說著,已經不小的軍人竟然淌出了熱淚。
司徒嘉騰地一聲站了起來·嚴肅地問道:“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軍情處的人幹什麼吃的?”
張阿福抹了把眼淚道:“可能就是三四天之前的事情,如果寧夏真的亂~了,到處都在殺漢~人,軍情處的人可能自身都難保,傳回訊息來肯定難上加難了。畢竟他們不是情安局。”
皇家陸軍和皇家海軍都於兩年~前分別設立了軍事情報處,效力於各大軍~區和艦隊,但是就是皇家陸軍自己的人也不得不承認,軍情處辦事絕對沒有情安局厲害·而且手段單一、行~事也不夠穩妥。總司令張定遠說過,新機~構組建,總要交些學費。
可是軍情處沒有將西北重大事~件的訊息傳回西安,直接導致了現在司徒嘉十分被動的局面。
“情安局在西北的力量也不強麼?看來大部分還都在蒙古沒撤回來吧。”司徒嘉心中暗暗道。
他雖然心中焦急,可是沒有被衝昏頭腦,還知道必須迅速請示上級。
主管陝西分軍~區的是少將楊高度,是新調任過來的,司徒嘉以前都沒聽說過,但是卻不能不聽他號令。
他心中也是憂慮,寧夏情形與陝西不同。北伐戰爭的時候,陝西是投過來的,接收的很順手,不過因為北方地方太大,用兵的地方太多,而且從補給和地形等因素來看,那個時候,直接進入西北,拿下河西走廊以及西域地區都是很虛幻的。雖然當地人口少,但是民~族成分複雜,與漢~族人矛盾很是尖銳,特別是進入了中~國地形的第一階梯之後,行軍以及供給問題就嚴重製約了皇家陸軍繼續前進。所以,寧夏一地,皇家陸軍僅是遙遙守望,並沒有介入其中,西域地區更是遙不可及。
所以,當前寧夏當家的是前清寧夏將軍英和,西域現在控~制在那個不幹人事的伊犁將軍奕山手中。
兩人受傷都沒什麼太多軍~隊,但是佔著地勢險要、情況複雜的因素,仍舊在苟~延~殘~喘著。
司徒嘉和張阿福剛邁出辦公室,一個分軍~區少將楊高度的警衛員就搶了上來,道:“司徒旅長,司令讓您迅速去會~議室,有要事相商!”
司徒嘉問道:“司令也知道寧夏回亂~了麼?”
警衛員是楊司令身邊比較受信任的人,知道的就多,道:“不只是寧夏,西域也亂~了,信伊~斯~蘭的哈薩克、維~吾~爾、回~回都翻了天了,方才情安局的人來了一趟,說是浩罕汗國那邊來了一箇中東來的和卓,說是不曉得我~國的厲害,見西北未平,就煽~動當地穆~斯~林作亂,還說建立一個什麼‘純白的汗國,。”
警衛員不再多說,拉著司徒嘉就往會~議室去。
和卓並不是單指乾隆年間在新~疆作亂的波羅尼都和霍集佔兩個大小和卓。和卓是指伊~斯~蘭教中十分有威望的人物,明史中譯作“火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