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第2/4 頁)
終成立了義大利王國。
不得不提的是,薩丁尼亞王國的軟柿子性格和兩面派風格嚴重影響了義大利的走向,估計就是薩伏依王室的天然影響吧。早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薩伏伊就搞了一次類似一戰時·義大利的臨陣投敵,最終還是因為別人打贏了戰爭自己才獲得了好處。1年,迫於自由派壓力而向奧地利開戰,最終還是被戰敗了。 1860年,被拿破崙三世欺騙,用尼斯換來了被拿破崙搶去的倫巴第。義大利統一運動中,大半的土地都是加里波第打下的,而薩丁尼亞王國佔得僅僅就是一個勢。
所以說從軍事上、戰略上和政治上,薩丁尼亞王國給世界和歷史留下的大都是笑料·包括一二戰時期的義大利王國。
只不過,現在需要考慮的,並不是膿包的撒丁王國的可笑事蹟,而是如何繼續完成當初由皇帝陛下訂立的法國方略。
尼斯不是法國的城市而是撒丁王國的城市,那麼在性質上就會改變了。“法**隊”攻佔尼斯將不會被定義為革命行動,而是侵略行為。雖然撒丁王國現在跟全歐洲的國家一樣,自由派和共和派的資產階級上躥下跳,但是越是激進,他們越不會容忍侵略。
無論從哪個角度上來說,尼斯是一個義大利城市,而不是法國城市!
曹翰呆滯地喃喃道:“也就是說,我們攻佔尼斯,面對的不是法**隊,而是義大利軍隊?”
張有林迅速地審視了一邊尼斯的軍情資料,然後補充道:“還是一支孱弱的義大利軍隊,守軍只有一千多人,戰船隻有三艘,只有一艘是戰列艦。薩丁尼亞王國從1830年才開始搞工業革命,到現在雖然成果顯著,但是無論是英國法國,他們都比不了,軍事工業上也相對落後,更不要說跟我們中國相比了。”
中國人現在大部分時刻都會認為自己才是大地中心之國,國力無可比擬,乃是天下第所以他們這樣說話,幾乎是認為理所當然。
所以,這個世界,國人幾乎沒有出現過崇洋媚外的情形,清政府那裡還沒把家底敗光,還沒開始丟臉面,何沐平已經堂而皇之地再次建立了國家自信和尊嚴。
曹翰稍稍緩解自己的心緒,道:“拿下尼斯很容易,我們帶的補給也足,如果能迅速利用起當地的工業設施,我們就更容易在此立足了,就算是法國和撒丁王國兩家來攻,我們只要經營地好,也沒有問題!”
張有林這些日子潛心研究軍事後勤和情報,聽到這裡也是興奮地道:“沒錯,咱們手裡的‘崔斯波特來復槍,是紙殼定裝彈,不需要跟我們部隊裡制式的步制1845一樣那麼困難地製造金屬彈殼,只要能搞到原料,我帶士兵就能搞定彈藥的問題。”
其實國際縱隊的步槍崔斯波特來復槍是來自何沐平的伸手剽竊。這個時候法國造槍大師安東尼.崔斯波特還只是個5歲的少年人,真正的後裝紙殼彈步槍崔斯波特m1866,是產於1866年的,在普法戰爭結束前,崔斯波特來復槍一共生產了超過一百二十萬支。
曹翰也是會心一笑,道:“其實這崔斯波特我看也不必步制1841差,雖然是紙殼彈,多少有些漏氣,準頭也差一點,但是小口徑的彈頭初速大,威力也不錯,製造起來還方便。理論射速能達到每分鐘8到5發,比起歐洲那些排隊槍斃們,我們還是很有勝算的!”
張有林稍有些遺憾地道:“不過紙殼彈畢竟還存在燃燒不完全等問題,需要射擊一段時間就清理槍膛。英國人已經從我們那裡拿到了金屬彈殼的技術,相信他們新產的步槍,肯定要比我們的崔斯波特強吧。”
曹翰哈哈一笑,道:“你指望不上英國人的新步槍來了,我聽說,他們倒是生產了兩種新槍,一種叫恩菲爾德,另一種叫惠特沃斯,雖然還都停留在單發步槍的水準上,但是效能不必步制1841差,但是因為惠特沃斯的六角形槍彈和口徑小,所以被英國人放棄了。”
“哈哈,可笑,我們皇家陸軍軍事裝備處的結論是,彈頭小,初速大,威力才大。結果英國人那裡直接給我們反過來了。”張有林嘲笑道。
曹翰點了點頭,也是面有笑意,道:“這其實很簡單,他們都覺得口徑大好似威力就大,這就是經驗主義錯誤。不過惠特沃斯槍雖然在各方面資料上壓過了恩菲爾德槍,但是畢竟問題太多,不能夠列裝也是正常的。”
他又補充道:“就算是恩菲爾德槍,英國人的產量也極其有限,他們的軍工能力有限,加工工藝等問題難以解決,所以根本達不到我們那種一個月就是幾千上萬支步槍的生產能力,聽說他們有家工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