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第3/4 頁)
,你們也好意思說那裡只有英國人嗎?你們只不過是後遷來過來的”
他又冷傲地道:“就算是我們現在站的地方,也不是你們的固有土地,你們撒克遜人,是從大陸上來的,這裡以前是凱爾特人的土地”
英國人最聽不得這樣的話,要不是這屬於外交場合,肯定有人要跟李鴻章幹架了。他這話點燃了會議室,會議室裡一片不紳士的謾罵聲,李鴻章恍若未聞,冷笑地看著他們的表演。
阿伯丁安定了一下躁動的人群,對李鴻章道:“我國領土,是由本國國民發現並佔據生存的土地。很顯然,魯伯特領地就是這樣的,由我國發現、並命名的,貴國國民不經同意地進入這裡,是違法行為”
李鴻章第三次嗤笑道:“無論是開普敦、印度或者加拿大,這些地方哪一個不是有本地居民的,你們走到別人的土地上,然後說這裡是我們首先發現的,難道說其他土著居民不算人類嗎?”
其實歐洲殖民者都是這麼認為的,除了白人,其他都是動物。
阿伯丁壓下怒氣,道:“只有文明世界的第一次佔領才算是佔領,那些土著人,連國家、政府都沒有”
“那麼魯伯特土地上就有政府了?”李鴻章反唇相譏。
他已經沒有耐性再跟這些人扯皮,直截了當地道:“我們是透過這片土地的實際擁有者購買的這些土地,而且貴國沒有一條法律說,貴國的土地不能買賣的。而且,這裡不是你們的領土如果,貴國不承認這次交易的合法性,甚至採取更過激的行為,我國會適當地採取反制手段的。”
他陰陰地一笑,道:“比如,在現在這場歐洲戰爭中選著一個不錯的立場。”(未完待續。
第二百七十章 搶勝
英國人妥協了,或者說,他們不得不妥協。
中國皇家海軍的三艘鐵甲艦就在地中海,如果談判破裂了,說不定他們會直接加入歐盟的編制,參與對英國的作戰。
中國或許不會派遣士兵來歐洲,但是他們有很多辦法讓歐洲列強顧頭不顧尾。比如出兵緬甸、比如出兵加拿大、比如出兵西伯利亞、比如出兵澳大利亞。
其實這事情真不能怪中國。正史,在加拿大聯邦成立以後,魯伯特領地被哈德遜灣公司賣給了加拿大聯邦。雖然加拿大聯邦是英國的傀儡國,但是畢竟也是國家身份。那麼從這個例子就看出,英國政府並不是這片土地的實際擁有者,哈德遜灣公司才是。
不過英國人也算是吃一塹長一智,在簽訂完以承認魯伯特領地轉手交換中國在歐洲戰爭中不持立場,並實行單方面對歐盟武器禁運後。英國外相阿伯丁又拉著李鴻章要簽署一個國際示範性公約。
該公約旨在解決國與國之間存在的領土糾紛而定的,不過李鴻章馬錶示自己只不過是駐英公使,沒有許可權代表中國簽署這麼大一個外交協議。
最終,他把訊息傳回了北京,由何沐平親自裁決。
何沐平見到這種情況,不由覺得好笑,大筆一揮,刷刷寫了幾條建議:
第一,確定領土之前,首先要確立正式國家。只有國家才能擁有領土。所謂正式國家,無論政體形式,必須存在實際的政府管理。
第二,領土的確定參考歷史因素。本國國民在此生存經歷、首先發現、首次命名等都算入領土歸屬考量。
第三,實際佔領。顧名思義,土地在誰的控制下,除了軍力佔領之外,本國居民居住也是非常重要的實際佔領因素,另外還有領土建立政府管轄也算是實際佔領考量因素。
第四,本國國民土地,未曾宣稱屬於本國領土的,不算是本國領土,政府沒有權力處置私人土地。
第五,某地有本國國民,但沒有本國地方管理政府,不算入國家殖民地領土,算作本國國民僑居。只有當建立政府管理領土時,才算做本國土地。
這幾條建議最終被阿伯丁所屬的英國顧問團隊採納,中英拉了法國、俄羅斯簽署了這個《倫敦領土公約》,成為了指導領土糾紛的指導性檔案。
歐洲各君主國剛為解決了與中國的糾葛鬆了一口氣,那邊歐盟就再一次讓他們吃了大苦頭。
曹翰和張有林騎著高頭大馬,多少有些意氣風發地看著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戰事。
“這幫孫子們沒想到趁他們扯皮和連橫合縱的時候,我們已經統合好了各個共和國的軍隊,形成了聯合軍團了”張有林磨拳擦掌地興奮道。
曹翰也心有慼慼地點點頭,這裡面有他們兩個人不少的功勞。除了四處聯絡已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