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別試探哥的扯淡水平(第2/3 頁)
因為他們連“即使證明對方答錯了,也於事無補”的機會都撈不到。
馮見雄連比賽效果這種皮毛,都不想輸給對方。他就是這麼霸道。
“你說那些錢是稿酬就是稿酬了?且不說這兩件事兒是不是真的——我們先假定你說的事兒是真的好了。貴族給藝術創作者以獎勵,那是自古就很流行的事情,但這個和稿酬無關。
拜倫寫一首詩,愛丁堡公爵就賞他1000英鎊——當時在楓丹白露買一幢別墅只要160英鎊——但這錢是妥妥的藝術贊助,和稿費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愛丁堡公爵從來沒想過出版拜倫的詩牟利。美第奇家族贊助文藝復興三傑,更不是為了出版。他們給波提切利的畫集酬金,就跟洛倫佐.美第奇花錢僱米開朗基羅給自己刻一個雕像用於收藏,是一個道理。
至於中國古代的潤格、潤筆,那更不是稿費了,那是求‘畫作、墨寶’時對製作書畫原件的勞動的報酬。換言之,買方給了錢,並不是要‘著作權’只是要這件‘真跡’本身——今天去蘇富比拍賣行買名畫的人,動輒掏幾千萬美元,難道他們看中的是畫作的‘著作權’不成?當然不是!他們看上的是畫的原作的物權所有權!
所以,綜上所述,對方辯友試圖舉的反例恰恰是一派胡言。他們連‘稿費’是一種和出版物的複製、銷售捆綁起來的報酬這個基本概念都不清楚。”
其實,馮見雄也不想這樣的。
因為這三組問答,辯題已經歪樓到不知哪兒去了。
但因為是對方主動提問,他也不得不回答。
哪怕離題千里,主持人也只會怪正方問得不好。
“開玩笑,真以為你們搞傳媒的,見識廣博,就可以打例子戰了?哥比你們多了15年見識,後世逼乎上賣弄見識的人見得多了,你們算哪根蔥?還有一大堆‘知識付費’自媒體的狂轟濫炸,馬路上拉條狗都能大談特談《未來簡史》、《人類簡史》。一群連百度百科和百度知道都沒用過的人,跟哥打見識戰?這不是找死麼!”
馮見雄如此不屑地想著。
與此同時,看熱鬧的觀眾是不懂門道的,他們完全沒意識到雙方都跑題了——這個跑題要怪提問的一方,是他問得跑題,才導致答的人跟著跑題。
吃瓜群眾只看到馮見雄啪啪啪打臉打得連環爽。
某些新傳院的女生不知不覺就漸漸化身了迷妹:“這個法學院的二辯好淵博啊,怎麼什麼都知道?看來我們院這邊一定要調整戰術了,千萬不能再和對方比知識面、往槍口上撞了。”
也有男生不無憂慮地竊竊私語:“剛才這三個問題,估計也是因為前面的問題沒達到目的,面子拉不下來,結果自己把自己套住了吧。”
“太兇殘了,簡直就是直接掉進了插滿竹籤碎玻璃的陷阱,欲xIAN欲SI。”
場上的新傳院辯手們也都聽在耳中,臉色一個個都不太好看。相互交頭接耳關照了幾句。
內容無非是“下一輪提問別問這個二辯了,盯著對面三辯問!”或者“把所有和對方拼例子、比史實見識的論據素材都下掉!不能再吃虧了。”
開賽至今,一直坐在四辯冷板凳上打醬油的虞美琴,見了對面那隊如此臭臉,饒是她性情清冷高潔,也忍不住有些好笑。
“交叉提問辯成這樣,也是簡直了——根本就是挖個坑,滿心期待馮同學往下跳。結果第一問馮同學果斷躲過去了,沒跳。對面就懷疑馮同學是碰運氣躲過去的,不是真的識破背後的陰謀,然後傻呵呵地用第二問確認‘你是怎麼躲過去沒跳的’。
結果連續三問就變師兄弟對練喂招了,活生生成了見雄的個人賣弄知識的表演時間……唉,這個新傳院二辯的臨場判斷力還能再逗逼一點麼?”
其實,新傳院二辯也不是非常逗比,不然新傳院也不會讓他商場湊數。
只是虞美琴的水平和要求更高,所以這種程度的誤判,在她眼裡已經屬於“逗逼”了,妥妥的。
馮見雄本人,或許是此時此刻場上最冷靜的一個了。
“我這三個問題的‘表演時刻’是裝得很爽,但是肯定會帶來一個後遺症,那就是一會兒對方三辯提問的時候,肯定會挑選陳思聰這個魚腩,不會再碰我這個硬骨頭了。我必須用好我自己的三問,先把大局給徹底定下來。光賺外行眼中的場面分,再多也不是決定性的。”
如此告誡自己一番,馮見雄徹底進入了空冥的狀態。
他深吸一口氣,在主持人梁老師宣佈交換提問方後,立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