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必為湯武笑矣(第2/2 頁)
行為就等於資本注意之惡”這個概念,在幾代中國人腦中太根深蒂固了。
想要懷疑,不是靠個人聰明才智就能立刻反應得過來,並且立刻提出反駁意見的。
所以,連帶著馮見雄後面這一串論據,馬仲碌都覺得狗咬刺蝟,無從下口。
只能說,馮見雄的進攻角度,太過刁毒。而且擺明了是逮住中國人的思維盲點狂捅。
“請繼續論述你說的下一點!”馬仲碌牙關緊要了幾秒鐘,恨聲短促地示意馮見雄開始論證他剛才說的第二點。
這無異於在第一點上預設投降了。
吃瓜群眾們再次小小譁然了幾秒鐘,不過內心卻普遍沒多麼意外:“地科院認了!”
“果然!我剛才企事也想過了,這一點倉促之間不好辯吶,太意外了。”
“唉,只能期望馮見雄剛才那個‘退一萬步說’的第二點,沒第一點的論據那麼刁毒吧。”
馮見雄剛才就沒坐下,似乎本來就很篤定對方無可反駁。此時自然是好整以暇地繼續他的論述:
“承讓,那我就論述第二點了。也就是‘國家要提升糧食的戰略儲備,可以靠買,完全不用想方設法鼓勵農民自己種’。
在如今的和平環境下,在經濟全球化越來越緊密的國際貿易形勢下,糧食還怕不能從國際市場上買到嗎?既然本國糧食商人選擇大規模進口,那就說明外國糧食確實生產效率更高、價格或者品質標準化上有競爭優勢。
我們如果選擇不保護本國的落後產能,才能鞭策這些產能進一步整合、最佳化,讓其生產效率和國際水平接軌——其實哪怕是現在,在東北某些省份,我國也是有一些具備成本競爭優勢的農戶的,他們都是承包了幾萬畝乃至更多土地的產糧大戶,和外國人一樣租飛機撒農藥,聯合收割聯合拋秧,幾萬畝地也用不了幾個人工成本。
而被補貼和保護的,恰恰是某些中原省份每戶農戶十幾畝地的小農經濟。規模化起不來,人都被土地束縛住、要靠地來養活,糧食單位產能消耗的人力是米國人的幾百倍——而補貼種糧,保護的恰恰是這些人……”
聽到這兒,馬仲碌覺得有些匪夷所思。
馮見雄這是送把柄讓他攻擊麼?對方剛才還那麼刁毒,不像是智商突然下降的人吶,怎麼會犯這種低階錯誤?
但有機會,就要抓住。
他毫不猶豫地起身,打斷了馮見雄的話:“你……你竟然支援土地兼併?同學們,你們難道不知道我國的立國之本就是把土地分給幾億農民嗎?同學們,你們難道不知道歷朝歷代的封建王朝滅亡時,無論是漢唐還是明清,都存在嚴重的土地兼併問題和社會矛盾嗎?馮同學,你居然說出如此禍國殃民的話,你不覺得羞愧嗎?”
這番話擲地有聲,難得地把圍觀者的同仇敵愾氣場又提了起來。
可惜,
“呵呵……有構木鑽燧於夏后氏之世者,必為鯀、禹笑矣;有決瀆於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矣;有美堯、舜、湯、武之道於戰國者,必為韓非笑矣;有恐懼土地兼併問題於21世紀者,必為我笑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