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馮磚家(第2/2 頁)
軟化數以千計的亡命徒,那可是活人無數的政績。
想到此處,衛書記不由笑得臉上綻出一朵微花,想了一想,就打著官腔跟馮見雄聊起來:
“馮同學,你剛才提到的那個想法很不錯嘛!目前國內在刑偵談判專家方面的理論指導,確實比較陳舊,這和警務類學校普遍辦學檔次低、招不到文化課成績高的生源和師資力量也有關係。
我們這邊就一直就有想,要跟轄區內法學專業實力較強的大學聯合研究。就跟企業界目前推崇的‘產學研一體轉化’差不多性質。所以,貴校缺乏刑法學方面的名師給你出課題的事兒,我看你也大可不必擔心……”
衛書記洋洋灑灑說了一堆,馮見雄聞絃歌而知雅意,當然知道對方打的什麼算盤。
有些話領導不適合開口的,自然有旁邊的跟班架開電視臺的耳目,然後把馮見雄拉到一邊,補充說:
“……學術成果當然是你的!發了《法學研究》或者《華夏司法》,第一作者當然掛你名字!只要把這個研究課題,是我們區政法wEI委託研究的成果,就行了嘛……”
這些細節一補充,馮見雄自忖沒有任何損失,還能被人加一個課題的委託調查方,為將來文章的發表鋪鋪路。
當然了,對方既然是“委託金陵師大法學院”做這個課題,到時候肯定學校裡還得拉一個刑法學的老師來裝門面。只不過這個老師不用太牛逼,不用和此前單打獨鬥時那樣,僅憑自己的名字就能發《法學研究》的程度。
這時候,一旦風聲露出去,就不是馮見雄要去求著教授,而是某個教授得來求著馮見雄,把他收為弟子了。
馮見雄想了想,暫時也沒什麼個人傾向,心裡只有個模模糊糊的想法:“嗯,去年刑法課的王教授,開始還說因為我三次點名沒到,不讓我及格,後來期末考試卷面分考了100,他就乖乖給了我總評分高分。如果實在沒人選,就拿王教授千金市骨好了,也好讓其他教授看清與我方便的好處。”
這些都是小事,不配佔用馮見雄的大腦思考時間。
衛書記這邊剛剛求分贓結束,看守所外又是一陣響動,眾人看去,卻是又有幾輛江南衛視的採訪車停在了大門口。
“怎麼回事?”警方的人有些不快地問。
眾人飛快地相互探尋看了兩眼,女記者權此芳連忙認領:“啊,不好意思,這事兒賴我。剛才是我們覺得可能有大新聞,提高了節目優先順序,是《金陵零距離》的幾個製作組領導還有主持來了——希望你們理解。”
她剛說著,衛書記和其他警方人員就看到門口車上下來一個很眼熟的光頭,每天晚上在本市新聞點評節目裡都可以看得見的名主持人。
“這裡的事兒是要做成專題了?快,安排一下!把剛才我們的人的表現好好修飾一下!”衛書記一陣眼熱,連忙交代手下人動起來,連官腔都來不及打了。
剛和下屬交代完,衛書記又換了張臉,跟馮見雄等人和顏悅色地說:“馮同學,你們都是區ZFw委託課題的專項專家,一會兒記得把咱‘產學研一體委託’的成果大致說一下,或者再表演一下……反正你覺得怎麼出彩怎麼來,我具體也說不清楚。你們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吧。”
馮見雄當然得給面子,先應承下來。心中卻是暗忖:對方有此反應,也不奇怪。
剛開始,現場的電視臺工作人員只有以權此芳地位最高,而權此芳本意只是來採訪一條新聞,同時給他馮見雄的個人事蹟紀錄片加點素材。
所以警方也就只是怕出了人命後被報道出去,丟了政績和臉面。
但是,隨著事態升級、馮見雄用巧妙的方法把賈明威給勸得重新有了求生意志之後,權此芳把最新進展實時上報到臺裡。連臺裡都覺得這事兒背後可以“總結”出一套目前國內刑偵系統空白的新成果,那就值得做一個專題了。
專題和普通新聞,在電視臺上投注的資源和最終的宣傳力度,差距是很大的。
普通新聞可能只是主播讀一遍,然後放一點現場鏡頭。
而專題,就有可能做成脫口秀,甚至請嘉賓去自吹自擂,談成果是怎麼來的、有多重大的意義。
衛書記怎麼能不抓住這個機會,好好刷一把臉呢?
可惜,這個臉不是他想刷就能刷的,得馮見雄給他臉,他才有得刷。7189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