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以為自己是影d其實你只是觀眾(第1/3 頁)
投資談判當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掙扎一下可能就涉及到百八十萬的利益,劉炎哪怕內心再銳氣喪盡,也是要爭一爭的。
這不,一爭就爭過了聖誕節,爭到了元旦。
在2006年的最後一天,劉炎終於和馮見雄這邊簽訂了委託投資協議。
馮見雄以墊資增資1000萬為代價,一次性入了45%的股權,到劉炎和席明等人原有的影片科技公司——如果按照把原公司估值1500萬來算的話,馮見雄投1000萬本來只能佔股40%(原公司的1500萬估值佔60%)。
所以,馮見雄多拿的這5個點,顯然就是他的“中介佣金”了。
按照劉炎的估計,馮見雄到手之後,會想辦法包裝、編故事,然後立刻找下家繼續賣個更高的價錢。最後馮見雄的實際獲益,肯定會超過公司估值的5%。
可事實上,馮見雄當然不會轉手——按照協議約定,如果馮見雄找不到下家,那他就自己勉為其難被套好了。
“哼,動動嘴皮子,都忙不到兩個月,就在一家總估值2500萬的公司裡,撈到了至少5%作為掮客佣金,那就是100多萬了。這馮見雄的嘴皮子,還真特麼值錢。”簽訂完墊資投資協議的時候,劉炎的內心就是這麼想的。
在他看來,動動嘴皮子白來一兩百萬,已經是很暴利的了,馮見雄完全應該知足。
所以,要是將來真讓他知道馮見雄實際靠口才和恫嚇賺了多少,只怕他會直接和周瑜一樣氣死吧。
簽約酒會很簡單,就在馮府舉行,馮見雄的所有共事同伴都出席了。不過酒菜倒是從五星級酒店訂的。
簽完字,馮見雄端起香檳祝酒,這才把他的一些後續理念給徹底攤開了說:
“劉總,合作愉快。為了便於我把股權拋個高價,我需要你配合我講故事,讓新公司看起來更有競爭力一些。”
劉炎有些神經質地過敏反駁:“你說過只佔股45%、而且其中30%是A類股不要投票權、只要15%是要投票權的!我希望你遵守協議約定,不要干涉公司的經營!這是我們接受你大比例持股的先決條件!”
原來,正常的網際網路公司在A/B輪融資的時候,哪怕再艱苦,也不太會讓早期投資人直接佔股到45%這麼高的。大多數佔10%到20%就不錯了。
之所以這樣,一來是創業者不希望公司估值還很低的時候,就把大頭的利益讓渡出去,自己辛辛苦苦給人打工為人作嫁。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創業者大多數是主意比較正的。人家之所以出來創業,圖的就是實現自己的想法,要是跟打工一樣被股東監督著其經營決策,那就做得沒意思了。
劉炎這次雖然是彈盡糧絕沒辦法,但最終簽約時也只是有限讓步,在允許的注資持股比例上大踏步退讓到了允許馮見雄持股45%。
但是這個讓步的背後,是馮見雄必須承諾不能佔那麼高比例的決策投票權。
換句話說,你要持股、分紅都行,但不能干涉公司經營。公司想做什麼,怎麼做,還是得劉炎說了算。
(注:國內和港股市場的上市公司,對於“同股不同權”的限制比較嚴格,不太能接受。但是對於非上市公司和納斯達克那邊的上市公司,就沒那麼多講究了。)
既然劉炎在簽約時如此執拗堅持,那麼此刻的過敏反應,馮見雄自然也預料得到。
馮見雄一點都不緊張,用一種魔鬼的誘惑語氣,循循善誘地開導對方:“劉總,稍安勿躁,別過敏——我什麼時候說過要干涉你對公司的經營了?我這不是說,需要你配合我講故事麼?
換句話,那就是我需要你假裝‘公司未來準備經營什麼、怎麼經營’,然後演給我準備拉的投資客看嘛。你要相信我,咱專業的人辦專業的事兒,投資人喜歡聽什麼故事,我比你瞭解——我是華東賽區辯論賽冠軍、阿狸馬總的喉舌智囊,投資人心裡當然是我更懂!
這麼做,對於公司的長期估值也是有好處的嘛!我們合則兩利!至於投資拉進來之後,你實際要怎麼經營,我絕對不來干涉!”
劉炎一聽只是演戲,戒備心終於徹底放下了。他斟酌了一下,問道:“那你說說,你準備我怎麼對外宣稱我們的商業模式和經營方向……”
馮見雄終於鬆了口氣。
然後,他自然是把準備了好多天的話題徹底灌輸過去。
“首先,你原來的招牌沒做起來,也沒啥使用者口碑,臭了。咱另起爐灶吧——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