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名在利先(第1/3 頁)
“雄哥,你真不是腦子一熱才……互聯投資的事兒你又不懂,再說我們不是搞諮詢和法律服務的麼,又不是親自下場的,這種事兒我們不專業的。”
回錢塘的飛機只是一架窄體的小機,一排過道四個座位。馮見雄和史妮可坐在一起,旁邊並無閒雜人等,史妮可也就放心大膽地伏在老公懷裡,忐忑地商量。
她是真的怕馮見雄一時衝動,就因為短短聊了場天,就對一個並不熟悉的新傳媒行業產生了衝動。
她更怕馮見雄的心思裡,有幾分是為了安撫她、給她一個驚喜,才貿然輕進。那樣的話,一旦將來失敗了,馮見雄難免會有幾分遷怒於她——至少史妮可自己是這麼認為的。
NII這個名字,實在太容易讓史妮可誤會了。
馮見雄不停地安撫:“妮可,說了多少次了,我沒有衝動——我哪有隨便做決定了,一切都是你自己受迫害妄想腦補好不好。我只是讓你註冊幾個商標,馬德里註冊,這才多少成本?每個也就萬兒八千,比給你買個首飾還省。”
(注:馬德里註冊,不是很標準的術語,別考據,指商標的全球註冊,可以在眾多締約國一次性提出,每加一個國家加點註冊費就行,)
看著老公無比誠懇的眼神,史妮可總算是漸漸相信了:“那你……是準備打包提供一些附加值?到時候要如何如何運作一番,然後介紹給其他適合的投資者,咱收點掮的諮詢佣金咯?”
馮見雄聽了這種誤解,不由得有些想笑。不過這種誤解好歹可以讓他暫時耳根清淨,他也就不吝先認下了:
“差不多可以這麼認為吧,只是留著考察考察麼,不過馬總不是合適的買家,如果可以聯絡上其他某些互聯巨頭,倒是可以考慮做這個掮生意的。圈內慣例,我要是真幫那個劉炎拉到了投資,那至少是投資額2%~3%的回扣佣金了。”
史妮可終於回嗔作喜,恰好這時候空姐過來發了一波東西,史妮可便溫柔體貼地服侍馮見雄吃飛機餐。
馮見雄看史妮可漸漸接受了那份開始看起來有些突兀的設定,也藉機繼續循循善誘潛移默化地洗腦:
“其實,那天我跟劉炎說的話都是真的,目前國內的影片創業期風口早過了,搞一般的主流跟優酷土豆競爭那絕對是自殺。
但是,也不是說就完全沒有機會。關鍵是看兩條,一條是內容要有特色,吸引人群定位要有特色。做到了這一條,多多少少還有機會搞個小而美的,專注窄眾重垂。另一條路麼,就是技術上做出自己的特色,把影片同好者社交化,形成圈子黏性。
技術上的東西,最多半年巨頭就會注意到,一年之內就能學小馬那樣山寨出來,但是形成了亞文化圈子,氛圍好,就不一定能被人拉走了。
在互聯的通用領域,因為贏家通殺的馬太效應,所有人都覺得基本上只有第一名大賺、第二名苟活微賺,第三名就要死。但也正是因此,如今土豆穩一年了,優酷穩八九個月而且隱隱然靠技術和燒錢有反超土豆的趨勢,這種前兩名反覆拉鋸洗份額的場景,是對後面第三名以後的公司血洗殺傷最大的。
所以,凡是第三名以後的國內影片界公司、團隊,都會陷入一個價值估算的低谷期。世上沒有什麼買賣是絕對划算,或者絕對不划算的。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漲到100萬美元一股也會有泡沫,t某某某這種瀕臨停牌的終極垃圾股,跌到幾分錢一股也有可能是超值資產。
那些因為不被資本看好而面臨斷頓賤賣的影片創業團隊,要是真能跌到千兒八百萬的報價,未嘗不是一個‘價值窪地’,有心人要是拿來做定向的小眾傳媒,一樣可能有賺的。”
“說到底,你還是衝動了,起了自己涉足投資的念頭?”史妮可確認道。
“只是觀察,觀察!你怕啥。”馮見雄一再澄清,“這年頭連煤老闆都能做風投,我一個做商業諮詢的,本來評估能力就比別人強,真有幾千萬本錢的話,為什麼不能領投一些小東西?
再說,要想真的掌握話語權,肯定要有自己的發聲渠道,光靠新浪博上的60萬粉絲、或者偶爾幾次上央視露臉做節目的機會,能頂什麼用?憑啥高大松宋紅兵能被請去當公知大V指點江山,我卻不能?錢多了卻不能擁有更多信徒,我的錢只是拿來奢侈的麼?”
馮見雄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史妮可終於算是悟了老公的野心。
這是一個立志於要指點江山的男人,要的是立言,巴不得天下人將來都信他的神預言,把他當先知膜拜。
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