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勢如破竹(第3/4 頁)
不辨,太沒有常識了:沙丁魚供應是全年都有的,而且可以低價從鄰國進口加工。
不過,我還是要感謝你‘仗義執言’,因為你好歹說對了半句——沒錯,之所以產生這種不正常的開票,正是因為原材料的季節性,只不過表現形式恰好相反!”
“怎麼回事!”趙宇成都有些好奇起來,不過語氣仍然不失威嚴。
“審判長,情況是這樣的:我方調查過,在隆盛食品當年的其他月份裡面,油浸麻辣黃魚乃至其他口味的鯧魚罐頭銷量特比高,在發票中也有體現。而到了某兩個月,那些產品就突然銷聲匿跡了,或者是含混不清地不寫具體銷售貨物,或許只有在部分客戶強烈要求體現品名的時候,才附會成別的產品。
開始我們也百思不得其解,後來調查了當年和前一年漁政部門和稅務部門的聯合辦案稽查後,才猜測到了一種可能性:
在此前一年,東甌漁政部門為了嚴查禁漁期違法捕撈,採取了找稅務部門配合的辦法,核查當地特產副食企業生產的短保質期禁漁產品,在禁漁期先後的銷售情況,然後順藤摸瓜拷問貨源,倒逼追查攤派違規不撈名額、取締漁船柴油補貼。
這種情況下,如果是我前述的‘外來戶企業’,配合漁政、稅務是沒問題的。因為他們購買黃魚、鯧魚等當年還不具備養殖技術、肯定是來自野生捕撈的漁獲原材料,是不違反任何法律的。違法的,只是他們的上游供應商,也就是那些頂風禁漁捕撈的漁民。所以外來戶企業可以死道友不死貧道地把供應商供出來。
但是,如我所說,鄧長春的企業,是本土性的企業,必須維護在當地的威望,不能出賣作為供應商的鄉親們。所以,他不得不讓自己公司的財務部門注意一些,不要在不該出現某些產品的月份,開票體現這些產品,以留下麻煩。
所以,當年完全有可能是剛剛搶注了一個‘海鮮乾媽’、宣傳上才捏造了幾款產品、並沒有實際銷量。然後就為了應對核查順手為之編造了一些訂單,用於掩護真實的、並非體現‘海鮮乾媽’品牌的實際銷售貨物!
事實上,這樣的改變發票上銷售產品品名、商標的行為,在國內是很常見的。比如在那些涉及國家節能補貼退款的行業,三雄鐳射、雷土照明,都有把明明銷售的不是發改委補貼名錄中規格的產品,虛假開票為補貼名錄中產品的行為……”
“可是……這一切也只是你的推測!你並沒有直接證據證明當年這兩張發票,乃至後來其他這幾張是你預測的這種情況!甚至於保護供應商都只是你自己的推測!”李義風汗水涔涔地做著最後的抵抗,內心卻是升起一股恐懼。
他再也不敢對對面的年輕代理人,有哪怕一絲半點的輕視——哪怕對方還沒有律師證。
李義風動用了自己的全部常識和推理,絞盡腦汁想了許久,似乎抓到了什麼救命稻草,自以為福至心靈地最後反駁了一句:
“還有!對方代理人的推理有很大的漏洞!眾所周知鯧魚是深海非養殖魚類,因為水壓的問題,出水即死,正常銷售也都是冷凍的死魚。既然已經是冷凍魚了,難道不能多凍幾個月到淡季再銷售嗎?
反正已經不是鮮魚了,哪怕是一個普通的水產品批發小業主,都能想到這種辦法吧?漁政部門怎麼可能從這種供應商追溯來追查違反禁漁期的人?”
可惜,這一反擊並沒有什麼效果,馮見雄顯然功課已經做到了這一步。
他當庭拿出一個黃魚罐頭。
“看來李律師生活太好了,沒吃過罐頭——日常生鮮銷售中,這些非養殖海魚當然都是冰鎮甚至冰凍以延長保質期的。但是對於罐頭企業來說,基本不會有這種多此一舉,因為罐頭本身就是為了延長保質期,即使要拖到淡季銷售,也該是捕撈上來立刻加工,而不是以冰魚的狀態存兩個月再加工——每一次速凍和解凍,都有可能導致魚肉肌理、細胞被冰晶破壞,影響口感。所以我不覺得如果有絕對必要的話,罐頭加工企業會這麼幹。”
馮見雄如此一說,李義風也不懂這些,連忙看了看旁邊的鄧長春,投以求助的眼神,可惜對方神色閃躲,並沒有解釋的意思,看來馮見雄說的都是業內常識了。
見對方緘口不言了,馮見雄乘勝追擊道:“當年的細節,當然是推測,但是今天我拿的這兩張、今年開的發票,卻是實打實的證據!我可以證明,貴公司是有動機開這種品牌、品名都捏造,但偏偏不改變開票金額、不是為了偷稅漏稅的發票的!
我可以證明,貴公司哪怕不是為了避稅,也有開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