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反派也配有傲氣(第2/3 頁)
執中明顯岔路的自由交鋒來。畢竟,雙方扯的問題,已經又向前多推進了兩步。
……
自由辯論的時間到了。
蘇勤這個曾經的金陵師大第一噴子,終於等到了發威的時刻。
專業,內斂,點到即止,他已經玩膩了。
即使是今天的賽場上,那些在圍觀群眾看來相對不夠精彩、卻能在評委那裡得分的外圍交鋒,他也已經讓自己的三個隊友完成了。
此時此刻,他只想堂堂正正用所有人都看得明白的方式,擊敗馮見雄。
他站了起來。
“快看,蘇學長要發言了!”場下所有支援地科院的,或者高年級的同學,還沒等他開口,就紛紛傳言,然後鼓起掌來。
傳言是很輕聲的,鼓掌是很熱烈的,所以那些沒營養的話辯論席上的雙方和主持人都耳不聞心不煩。
田海茉花了15秒鐘維持秩序,並且掐錶停止計時,然後才示意:“蘇勤同學,請你可以開始了。”
“謝謝主持人。”蘇勤雍容氣度地微笑著對田海茉微微點頭,然後清了清嗓子,
“馮見雄,剛才你我雙方其他隊友談了很多,關於通才和專才定義上的分歧。我覺得,大家都是專業的,把時間繼續浪費在這上面沒有意義。
因為每個人的稟賦和天分不同,有些人瞥一眼新學問新見聞就能馬上吸收,有些人卻要慢工細活,拿天才和蠢貨比通、專之爭是很可笑的。所以,我希望後面的辯題,大家站在‘一個人的總體精力恆定的理想模型’下,討論專才和通才價值的問題——你敢不敢?”
蘇勤這番話說得不快不慢,而且和肢體語言配合得很好,讓人有一種莫名就融入到話術環境中去的傾向。句子雖然挺長,定語也比較繁複,但九成以上聽眾居然都覺得毫無閱讀障礙。
蘇勤的噴技,果然是已經潤物無聲,到了火候。
馮見雄的回答更加簡要、利落““當然可以,就總結為‘精力守恆,總知識量守恆’好了。”
蘇勤立刻展開了攻勢:“那好,請問現在有一個助理工程師,假設智商很平均,剛好只有100,可以代表普羅大眾。這時他把自己剩餘的30%精力用於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更容易得到升職加薪、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還是把時間花在琴棋書畫,陶冶情操、增廣見聞上更容易為社會創造價值?”
馮見雄斟酌著自己的語句,謹慎地回答這個問題:“陶冶情操不一定能直接產生效益,但通才也不一定就要把時間花在陶冶情操上啊。我覺得,如果這個助理工程師可以花一點時間在管理學或者別的方法論上,成就超過提升專業技能也未可知。
其次,每個人的精力專注度是受到客觀生理因素限制的,一個人每天有15個小時可支配時間時,拿出全部15個小時學習,效果肯定達不到只學10個小時時的1點5倍。因為才能的提升效果和成本的投入之間,並不是線性正比的。
一個人花500個學時,把一門課學到了90分,或許他還需要再花500個學時,才能提高到95分,越靠近滿分,提高就越慢,或許有些人的天分就是受限,讓他學一輩子一門課,都學不到100滿分。
而他如果在達到90分之後,把多出來的500個學時用在一門新的課程上時,可能他又可以學出一門80~90分的技能。這時,憑什麼說多兩門90分的技能,對社會的價值量就不如一門95分的呢?”
馮見雄這番平易近人的說辭,頓時讓無數考前突擊的學渣,覺得很有親切感。
“也對哦!已經考了90分的,想提高到95多難啊!掛科的人稍微突擊幾天考個60幾,相對就容易很多呢!”
場上的蘇勤,自然也能感受到來自觀眾的搖擺。
“看來,試圖從‘努力量守恆’這個角度進攻的嘗試,有點低估了馮見雄。”蘇勤腦中如是飛速暗忖,決定微調一下。
他心念一動,轉而繼續往下說:“請對方辯友注意,今天我們的辯題,是一個趨勢展望型的辯題,講的是‘在目前的社會發展形勢下’,通才和專才誰更吃得開。所以,如果脫離了技術環境背景來談,就沒有意義了。
我們用傳媒業舉例,如今網際網路飛速發展,而且每一年都有增速更加迅猛的趨勢。七八年前,任賢齊紅遍寶島的時候,香江那邊依然在聽劉德華張學友王菲。我們大陸經受的各方文化產品輸入影響也比較平均,觀眾的頭部內容喜好也沒那麼集中。
可是現在呢?我們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