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假公濟私(第2/2 頁)
和“偽劣”捆綁起來仇視,引導人民覺得“假冒”的肯定同時也是“偽劣”的。
這一細節,今天卻被精明刁毒的馮見雄利用了。
他要打假的東西,可能100%沒有質量問題,也和“食品安全”、“公共安全”八竿子打不著。
但誰讓國朝立法,把假冒和偽劣寫在一起了呢?
馮見雄要說自己的“公器私用”是在“替天行道”,田海茉也想不出毛病來。
“真是可怕的口才啊……”田海茉高山仰止地嘆了口氣,竟然不知如何反駁,她也知道聽從馮見雄還是有風險的,但她還是選擇了給馮見雄一個機會,“那……如果年底市裡面、區裡面的司法局來指導工作、審計的時候,你出面幫我答辯麼?”
馮見雄理所當然地拍胸脯:“當然,到時候如果上面有疑問,我幫你出面答辯——我怎麼可能賣隊友呢?”
“行,那這事兒就先做起來,觀察觀察吧。”田海茉和南筱嫋商量了一番之後,也不為已甚。
……
馮見雄見搞定了領導,也就順勢跟史妮可耳語了幾句,關照了些她近期要做的操作,然後就收心回到辯論隊的集訓工作上來。
“行,那我的私事兒就聊到這兒,抱歉耽誤大家時間了。後面我們大概說一下近期的集訓安排吧。”
馮見雄簡明扼要地把事情揭過,然後開啟自己的電腦,翻出郵箱裡的通知郵件。
那是校方這邊的聯絡人、名義上的教練黃勁松黃副教授發給他的,他也已經轉給其他幾名隊友了。
只不過時間比較急,大家可能還沒上郵箱收,馮見雄便順勢再口述一遍。
“這次的國內大學辯論賽華東賽區,8月15號首輪開賽,所以我們還有半個多月的集訓期。這項賽事往年都是四輪制的,沒有小組賽,直接淘汰賽。
今年一共有14支隊伍報名並透過參賽資格稽核,我們江南省有資格參賽的隊伍是最多的,達到了5支;其次是滬江市的4支;另外就是吳越省的2支、徽淮省的2支、贛江省的1支。
復旦、金陵兩支隊伍因為曾經分別拿過國內冠軍和國際亞軍,算是種子隊,所以按照賽制,有資格在參賽隊伍數量不滿時首輪輪空。所以這兩支隊會分別作為上半區和下半區的種子隊,只要從複賽開始打起,一共只比3場。而其他12支隊伍都要比4場。”
這個比賽的賽制,虞美琴和南筱嫋也都是第一次接觸。
只有田海茉去年已經是主力隊員,所以比較清楚。聽了一遍之後,覺得今年貌似也沒什麼改革,和去年一個樣。
唯一的區別,可能只是去年田海茉和蘇勤他們只贏了第一場,然後複賽就被金陵大學滅了。今年大換血之後,卻是不知道能走多遠。
虞美琴和南筱嫋聽了,都微微有些預料之外。
尤其是虞美琴想起馮見雄就是吳越省的,便隨口吐槽了一句:“沒想到吳越省竟然和徽淮省和贛江省參賽隊伍一樣少,印象裡還以為你們那兒挺發達的呢。”
馮見雄聳聳肩:“哪有發達了,完全是誤會。這個比賽,本來原則上要求的報名資格是必須211以上大學的。吳越省每年給兩個名額,已經是看在那邊教育的財政投入比較大,法外開恩了,不然應該只有一個隊。”
田海茉平素是做慣了領導的,也不耐煩聽大家閒聊,當下插話打斷道:“不說這些了,那我們的第一個對手是誰呢?題目下來了嗎?按照推演的話,如果能夠贏,後面幾輪大機率會碰到哪些對手?”
馮見雄看了看列印出來的郵件,跟大家探討推演了一番,達成共識之後才複述道:
“第一輪的對手是滬江的華政,應該不算什麼頂級水平,以我們往年的實力也能拼個伯仲之間。第一場的辯題是《網路是虛幻的/網路不是虛幻的》,是個國際大賽用過的題目,看來上面也不重視。第二輪開始應該就會專門命題了。
如果第一場贏了,複賽大機率遭遇錢江大學,半決賽金陵大學、決賽復旦大學——如果各支被看好的種子隊都能如期獲勝的話。”
這種比賽,本來就是強弱分組分好的,也不太可能存在強隊一開始就自相殘殺碰掉。何況要取得賽區第一名才有資格去星島參加國際大賽,所以馮見雄對於先遇強敵還是先遇弱敵也沒什麼在乎。
第二名是沒有意義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