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大學生有啥了不起還不是給我打工?(第2/3 頁)
人的神聖性隨口兩三句話就解剖到如此血淋淋的人。
從馮見雄的儀態神情、肢體語言、語句音調,無不可以看出他是發自內心地覺得“讀書人之所以酸,只是因為他們除了錢之外,還想賣弄。大家的追求不同,所以讀書人賺錢上不如那些踏踏實實的人,也沒什麼奇怪的。”
如此一來,加上馮見雄故作粗俗的措辭,雙方的互相尊重就建立起來了,距離感也大大拉近。
史妮可和劉秘書在旁邊看得瞠目結舌:這特麼是什麼眼神?什麼口才?什麼角度?眼光也太毒了吧?
還有這種操作?
潘華想了想,打趣道:“那小馮你自己覺得自己算是出來買的還是出來賣的?”
馮見雄也不惱:“我是讀書人身上還有那麼兩三根雅骨,犯賤發癢耐不住寂寞,所以不純求財。賺的比你們少,也認了。”
“好說,好說。那就談談你們的打假方案吧。”潘華熱忱地主動發問。
馮見雄見對方已經認可了他這個人,也就不憚指出對方措辭中的一個錯誤:“潘總,可能您是沒看清楚我當初傳真的方案,我再稍微強調一下:我們不是來打假的,我們是來給貴公司提供‘商標馳名保護整體解決方案’的。”
潘華還自以為見多識廣,笑著說:“我知道,我知道……整體解決方案嘛!這幾年那些一站式打包的事務所也多起來了,無非就是給我們個‘包年打假套餐’嘛!這些年仿冒我們的假貨太多了,哪一年我們不得開支個千把萬教訓教訓……”
後世到2015年前後,L乾媽打假最激烈的時候,公司一年的打假經費漲到了3000萬之多。
不過眼下06年公司的營銷規模還不到後世全盛時的一半,加上潘華有意在馮見雄面前低報預算,好讓馮見雄不敢獅子大開口,所以下意識就只說公司一年的品牌維護經費只有1000萬。
馮見雄對這個數字不是很清楚,但知道潘華肯定是往少了報的,他也懶得直接戳破。
他快刀斬亂麻地說:“一千萬一年,也不少了。不過光靠來一個案子打一個官司,太被動。貴公司就沒想過年內就讓自己的品牌變成全國馳名麼?”
潘華當然知道馮見雄是想代理這個事兒,所以他自然會好好壓價:
“全國馳名,我們也有在做的嘛。有了馳名,就有海關主動保護、還有跨類保護,這些好處我們都懂?
目前無非是吃虧在我們這商標註冊下來才六七年,歷史不夠悠久,加上辣醬畢竟不是全國所有省份的人民都愛吃的,所以覆蓋面和知名度還差點火候。
但是我們合作的事務所都說了,絕對不會誤了08年馳名的大事!到時候我們的註冊商標勉強也有10年了,上面再給造勢,肯定是能過的嘛——目前在辣醬這個行當,國內誰做得比我們好?只要辣醬行業還出馳名,那就肯定是我們家嘛!”
聽潘華這番話裡的語氣,就好像品牌代理事務所是可有可無的,只要花上區區100多萬,然後別的什麼都不幹,在那兒躺三年,等商標自己馳名就行了。
要是真如他所說的這麼簡單,那馮見雄的重要性確實會無足輕重很多。
可惜,馮見雄的反應完全出乎了潘華的預料。
馮見雄完全沒有討價還價和強調自己重要性的意思,而是用一種輕蔑的誇張語氣震驚:
“3年?潘總,如今電商發展這麼快,快消品品牌洗牌也那麼激烈,聽說連米國人那邊的亞馬遜都在準備開快消品零售,說不定你們的辣醬還能被米國人熱捧炒作!等三年黃花菜都涼了!早就被假貨淹沒了!
你原先委託的法務顧問單位,居然告訴你還要3年才能馳名?這種意見也太不負責任了!你難道沒看我的方案麼?我說的是讓你半年之內就馳名——到07年春節之前,就馳名!”
馮見雄這番話說完,史妮可自然也要幫襯著掃盲解釋幾句:“潘總,您可能不知道,國家外經貿部門對馳名和非馳名品牌的保護力度是大不一樣的。
如果是全國馳名的品牌,全國海關在出口商品過關檢驗的時候,如果查到出貨單位和品牌報備不合、也拿不出經銷/代理合同的情況,那麼海關就會主動依職權扣押這些疑似假貨的東西,然後主動聯絡馳名品牌持有單位核實。如果是非馳名商標,那就只有貴公司親自派人去搜集情報、主動申請舉報請海關查扣了。相信貴公司目前每年對於查訪假冒也是疲於奔命吧……”
好在潘華也懂一點兒馳名的好處,連忙制止了史妮可後續的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