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那就拿個冠軍吧(第3/3 頁)
用。
哪怕證明了,別人還會說“你那麼有本事當股評家,幹嘛不親自下場賺錢”?
所以,直接親自下場撈錢,是最有力的證明。
他的能耐,也是類似。
“很有自信嘛,行,人各有志。”龔院長無所謂地嘆了口氣,丟擲了自己的誘餌,“這次的課題成果,如果可以被公AN部納入國家刑偵學相關教材。然後,小劉那邊的課題也結題順利的話,我許你大三結束後,就提前一年學制畢業。
如果這次的辯論賽,你拿了華東賽區冠軍,代表國家去了星島參賽,明年還能奪得國際冠軍的話,我保你一個本校的碩博連讀,而且2年內就畢業。”
法學類本科的課程,本來就是前緊後松。
大一剛進來的時候課多得要命,到了大四就完全沒課只剩社會實習。而且大多數學生從大三開始,就把全部精力投注到司法考試的準備中去了。
所以以馮見雄的能耐,學分根本就不叫個事兒,只要院領導點頭,大四取消掉提前畢業,也完全是可以做到的。以他的學術成果,卡學校裡那些硬槓子,也是完全沒有問題。
他微笑著對龔院長說:“謝謝您的好意,我會提前畢業的。不過保研沒什麼價值,您還是留著吧——恕我直言,時代不一樣了,現在讀文科,重要的不是學歷,而是人脈。窩在金陵這種地方,讀了博士也是浪費。”
馮見雄從來不是讀書無用論者。但是他知道新時代讀書最大的收穫是掌握一套快速迭代的學習方法,而不是囤積到的知識存量。
知識存量過氣變質太快了。
除了學習方法之外,第二重要的就是“跟誰學,和誰一起學,開拓了多少連結、眼界、人脈”。
從這個角度來說,後世那些哀嘆“教育資源越來越不平衡”的酸子,其實也沒啥好不平的。因為這個時代本來就註定了,去一線前沿城市讀大學,可以接收到的視野和人脈寬度,不是窩在山溝裡能比的。
理工科還可以掙扎一下,文科想都別想。
龔院長乍一聽馮見雄連保研都看不上,還有些錯愕,隨後卻是很快跟上了對方的節奏:“那也行,你自己看著辦吧。反正,祝你取得好成績。”
馮見雄又跟龔院長聊了一會兒,準備起身告辭。臨了,他想到一個問題,隨口就問了:“院長,我查過提前畢業的硬性學術成果條件,那如果別人也做到了同樣的資料,應該也可以不用念大四,就提前一年畢業吧?”
龔院長楞了一下,笑道:“當然,學校對所有同學都是公平的、一視同仁的。”
“行,那就這麼說定了,成果會有的,告辭。”馮見雄謙遜地退了出來。
既然拿個世界冠軍還有價值,那就拿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